[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2279.2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苗珍;何万明;张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辰逸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21;C09J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导热 散热 | ||
1.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包括石墨烯层(1)、下铜箔层(9)和上铜箔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1)的顶端设置有上铜箔层(10),所述石墨烯层(1)的底端设置有下铜箔层(9),所述石墨烯层(1)的顶端与上铜箔层(10)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脂层(2),所述石墨烯层(1)的底端与下铜箔层(9)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硅脂层(3),所述下铜箔层(9)和上铜箔层(10)的外部之间设置有密封防膨胀结构(5),所述下铜箔层(9)的底端设置有辅助粘贴结构(6),所述石墨烯层(1)的外部设置有高导热散热结构;
所述高导热散热结构包括上凹槽(12),所述上凹槽(12)设置在石墨烯层(1)顶端的内部,所述石墨烯层(1)底端的内部设置有下凹槽(13),所述上铜箔层(10)的顶端设置有凸块(11),所述凸块(11)的顶端设置有纳米散热涂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12)和下凹槽(13)分别在石墨烯层(1)顶端和底端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防膨胀结构(5)由下密封框(501)、上密封框(502)、连接缝(503)和密封胶(504)组成,所述下密封框(501)固定连接在下铜箔层(9)顶端的外部,所述上密封框(502)固定连接在上铜箔层(10)底端的外部,所述下密封框(501)与上密封框(502)之间设置有连接缝(503),所述连接缝(50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胶(5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框(501)与上密封框(502)之间大小相等,且下密封框(501)与上密封框(502)之间通过密封胶(50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框(501)与上密封框(502)处于同一垂直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1)的外径小于下铜箔层(9)和上铜箔层(10)的外径,所述下铜箔层(9)的长度和宽度与上铜箔层(10)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粘贴结构(6)由离型纸板(601)、高导热硅胶(602)、第一撕拉片(603)和第二撕拉片(604)组成,所述高导热硅胶(602)设置在下铜箔层(9)的底端,所述高导热硅胶(602)的底端设置有离型纸板(601),所述离型纸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撕拉片(604),所述第一撕拉片(603)固定连接在下铜箔层(9)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板(601)和高导热硅胶(602)之间长度和宽度相等,所述高导热硅胶(602)与下铜箔层(9)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石墨烯层1两端设置的上凹槽12和下凹槽13;之后,在使用时,下密封框501和上密封框502能够使石墨烯层1被完全包裹住,然后下密封框501和上密封框502之间的密封胶504能够使石墨烯层1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其次,在使用时,拉住第一撕拉片603,然后向下撕拉第二撕拉片604,第二撕拉片604能够将离型纸板601从高导热硅胶602上扯下,然后通过高导热硅胶602将该石墨烯导热散热膜粘贴在对应的电子产品上;然后,在使用时,利用第一导热硅脂层2和第二导热硅脂层3的高导热散热性能,以第一导热硅脂层2和第二导热硅脂层3作为该石墨烯导热散热膜生产时的粘合剂;
最后,在使用时,利用石棉网层8的导热性能,可以将电子产品所散发的提前分散开来,使热量分布均匀,这样能够加快散热速率,大大提高了该石墨烯导热散热膜的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辰逸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辰逸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22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换式制冷型长波红外双视场镜头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用轻量化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