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机床切削加工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0300.5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军;赵理想;王建肖;靳刚;崔良玉;李占杰;胡高峰;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Q17/09 | 分类号: | B23Q1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3003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切削 加工 刀具 磨损 状态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切削加工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涉及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该数控机床切削加工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多个原始样本,划分原始样本磨损状态区间与等级;S2、采集原始样本图像,提取图像特征点,重组三维模型;S3、建立磨损状态区间与三维模型关联性,获取训练样本。本发明,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对样本训练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算法模型,在后续的识别过程中,只需导入图片即可快速识别刀具磨损状态,无需再次进行复杂化的计算,同时,通过基于ReLu的反向传播算法对样本集进行降维处理,进一步降低了模型训练的运算量,大大提高了模型构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切削加工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切削加工都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切削工具、工件和切削运动,切削工具应有刃口,其材质必须比工件坚硬,不同的刀具结构和切削运动形式构成不同的切削方法,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中最主要的加工方法,虽然毛坯制造精度不断提高,精铸、精锻、挤压、粉末冶金等加工工艺应用日广,但由于切削加工的适应范围广,且能达到很高的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在机械制造工艺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数控机床上切削加工所使用的刀具会随着使用而磨损,磨损状态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刀具磨损状态识别都是通过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识别,人工识别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同时人工识别的准确度较差,磨损状态识别的效率较低,少数刀具磨损状态识别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3105820A”,该专利说明书记载了:“通过小波包分解区间特征特征提取,由广义隐马尔科夫模型完成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从而对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状态实时监测,并进行相应处理,这为保证刀具切削性能、增加刀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等提供了有力保证”,虽然该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识别刀具磨损状态,但是,该方案中对于每一个刀具都需要进行复杂化的运算,计算量较大,从而导致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切削加工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数控机床切削加工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个原始样本,划分原始样本磨损状态区间与等级;
S2、采集原始样本图像,提取图像特征点,重组三维模型;
S3、建立磨损状态区间与三维模型关联性,获取训练样本;
S4、建立样本训练模型以及样本数据库,迭代进行训练,生成算法模型;
S5、采集刀具图像导入算法模型,生成磨损状态结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获取多个原始样本,划分原始样本磨损状态区间与等级,具体如下:
1)准备十个正常刀具,通过人为方式对刀具进行磨损,十个刀具的磨损程度依次增大,获取十个原始刀具样本;
2)根据十个原始刀具样本的磨损状态,设置十个磨损状态区间,依次标记为S1、S2、S3...S10,同时将十个磨损状态区间划分为不同的磨损状态等级,S1与S2划分为正常,S3与S4划分为较好,S5与S6划分为中等,S7与S8划分为较差,S9与S10划分为特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