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6505.6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应磊;郭婷;石林瑞;胡黎文;曹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有机 分子 空穴 传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其结构式为式(I)。本发明还公开了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可大规模生产。本发明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空间位阻较大,具有优异的溶解性,成膜质量佳,有利于空穴的注入和传输,降低器件的启亮电压;而且以本发明的小分子材料为空穴传输层的OLED器件的最大流明效率能达到11.0坎德拉每安培,表现出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O/PLED)逐渐走进大众视野,OLED主要应用于显示和照明两大领域。在显示领域,OLED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相比,其具有主动发光、不需背板、对比度高、视角宽以及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大等优点。在照明领域,OLED光源不含紫外线辐射,不会造成眩光现象,并且在器件结构中不含汞等,是一种绿色健康光源。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诸多优点使得OLED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
OLED器件发光过程主要包含:载流子注入、载流子传输、载流子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辐射跃迁发光四部分。在上述过程中,OLED由于载流子注入势垒过大、载流子迁移率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使得器件性能低下、启亮电压过高、发光效率较小。因此需要向OLED器件中引入空穴传输层去优化和改善器件性能。
作为空穴传输材料,需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合适的HOMO能级,使之与相邻有机层能级匹配,减小器件的空穴注入势垒;(2)具有较浅的LUMO能级,将电子限制在发光层中,减少电子在阳极界面的湮灭;(3)材料的吸收光谱与发光层的发射光谱重叠程度小,避免发光层的能量转移到界面层,从而降低发光层的发光效率损失;(4)具有合适的空穴迁移率,使得器件内空穴、电子迁移率平衡;(5)热稳定性好,薄膜的稳定性好,延长器件寿命。
文献报道(有机电子,2017年第51卷页码111-118)报道空穴传输材料N-联苯-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9H-芴-2-胺(BCFN)引入以聚芴为发光层的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性能得到提高,但是最大流明效率仅为4.31cd A-1。蓝光电致发光效率仍有待提高。本专利所申请的空穴传输材料用于蓝光电致发光器件中性能更优异,有商业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发展新的空穴传输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空穴传输材料由三苯胺、咔唑及其衍生物构成,引入富电子单元,可减少空穴注入势垒,提升空穴迁移率,改善OLED器件的光电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其结构式为式(I):
式中,R1、R2和R3可相同,可不相同;R1、R2和R3相对独立的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化或者环状的烷基、烷氧基、烷硫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化或者环状的烯基、烯氧基、烯硫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化或者环状的炔基中的一种。
所述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惰性气体氛围和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N,N-二(4-溴苯基)-R1取代苯胺与联硼酸频那醇酯在催化体系的作用下发生硼酯化反应,纯化,获得化合物M1;
(2)在惰性气体氛围和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M1与3-溴-9-(R2取代)苯基-9H-咔唑在催化体系下发生Suzuki偶联反应,纯化,获得化合物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