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66435.4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涛;王玉虎;李晓玲;夏小勇;张燕萍;熊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H01M4/1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清洁集流体以增加表面能;
对所述集流体预设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所述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设置在所述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至少一侧边,将活性物质浆料涂布于所述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得到活性物质层,模切后得到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涂覆绝缘浆料形成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活性物质层邻接设置或部分重叠设置,沿所述绝缘层和所述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空白区模切以形成至少一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洁所述集流体的方法包括擦拭、浸泡或烘烤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擦拭包括蘸取有机溶剂擦拭所述集流体;所述浸泡包括将所述集流体置于所述有机溶剂中浸泡;所述烘烤包括将所述集流体置于105~130℃的环境中烘烤;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醇、丙酮或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铝箔,所述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活性物质层涂覆区预设邻接设置的第一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对所述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预设邻接设置的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第二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邻接设置,清洁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使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能均大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二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铜箔,所述活性物质层为负极活性物质层,清洁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使得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能均大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能,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能均大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二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表面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宽度为1~20mm,所述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宽度为1~20mm,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和所述第一非活性物质层涂覆区的达因值均为31~32dyne/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层涂覆区边缘附着的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活性物质层涂覆区中心区域附着的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
9.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裸电芯和封装所述裸电芯的外壳,所述裸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4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