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57407.6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9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华;邓方;徐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18;B60L53/16;B08B1/00;B65H7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功能 新能源 电动车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电线自动进行收卷和对显示屏自动进行清理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充能机构;防护机构,底板上设有防护机构。本发明通过充能机构以实现对新能源电动车的充电,接着在防护机构配合下,当车轮与防护机构接触时,防护机构发出声响,如此就可提醒人们车子已移动至合适位置,此时可停止移动车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新能源电动车的充电站,目前由于新能源电动车的广泛使用,因此充电桩也被广泛的安装在各处的加油站,现有的充电桩大多只能够实现对电动车的充电以及计费等功能,但对于充电桩显示屏的清理则是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而由于充电桩所在的地方通常车流量较大,因此容易带来较多的灰尘,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充电桩的显示屏进行清理,如此就较为不便,且现有的充电桩多是将电线挂在其表面,当人们充电枪时,电线就会从挂钩上落下,如此就需要人们将充电枪放回时,再次对电线进行放置,但大多人在充电完成后只会将充电枪复位,而电线则容易被忽略,这样就容易使电线被破坏,进而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针对上述缺点,我们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对电线自动进行收卷和对显示屏自动进行清理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充电桩的显示屏进行清理和不便于放置电线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电线自动进行收卷和对显示屏自动进行清理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充能机构;防护机构,底板上设有防护机构。
进一步地,充能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架;充电桩,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充电桩;显示屏,充电桩上设有显示屏;充电枪,充电桩上对称放置有充电枪;电线,充电枪与充电桩之间设有电线。
进一步地,防护机构包括:隔离板,底板上对称滑动式设有隔离板;气囊,底板两侧均设有气囊,气囊位于隔离板下方;橡胶圈,底板上对称设有橡胶圈;气管,橡胶圈上均设有气管,气管与气囊接通;第二支撑架,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上均设有第二支撑架;防护板,第二支撑架之间设有防护板;喇叭,防护板上对称设有喇叭,喇叭与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充电桩上对称开有通风口,充电桩上对称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位于通风口内侧;伺服电机,充电桩上对称设有伺服电机;风扇,第一轴承座上均设有风扇;第一锥齿轮组,风扇与伺服电机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除尘器,第一轴承座上设有除尘器,除尘器与风扇连接;隔离罩,充电桩的通风口内均设有隔离罩,除尘器与隔离罩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清扫机构,清扫机构包括:安装块,充电桩上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块;丝杆,同侧的两个安装块之间均转动式设有丝杆;清扫辊,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有清扫辊,清扫辊在显示屏上滑动;皮带传送装置,丝杆上均设有皮带传送装置;遮阳棚,底板上设有遮阳棚;第一转轴,遮阳棚上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皮带传送装置连接;第二轴承座,遮阳棚上对称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二转轴;第二锥齿轮组,第二转轴两端均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全齿轮,第二转轴上设有全齿轮;水箱,遮阳棚上部设有水箱;挡雨罩,遮阳棚上设有挡雨罩;导向柱,水箱内设有多个导向柱;漂浮板,导向柱之间滑动式设有漂浮板;齿条,漂浮板上设有齿条,齿条与全齿轮啮合,齿条在挡雨罩内滑动;导向槽,水箱内设有导向槽;接触块,导向槽内滑动式设有接触块,接触块与漂浮板配合;拉绳,接触块底部设有拉绳;漂浮球,拉绳末端设有漂浮球;出水管,水箱与遮阳棚之间设有出水管,漂浮球与出水管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