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及起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5764.9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钟毓;马坤;付强;李高胜;樊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B64C39/02;B64D2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起降 固定 无人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旋翼、机身、机翼和尾翼;旋翼设在机身的前端;机翼有2个,安装在机身前段的两边;尾翼有3个,采用Y字形三翼面间隔120°布局形式设在机身的尾部;机身包括机身前段和机身后段,机身后段包括三个可分离机身段,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分别与机身前段轴连,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各为机身后段的120°部分,由控制系统控制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张开或收拢,张开后的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形成三角支架,收拢后的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形成机身后段。本发明的无人机具有旋翼机的垂直起降不受地形影响的功能,同时具有固定翼无人机长航时、高负载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人机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几种类型。
固定翼无人机具有长航时、低能耗的特点,主要用于长时侦查监视、特殊环境通信中继,民用市场如灾后搜救、影视航拍等;目前的固定翼无人机多采用弹射起飞、滑道起飞等方式,对场地的需求较大,如果采用投射起飞的方式,则要求固定翼无人机的重量较小,将影响固定翼无人机的负载能力。
无人直升机具有较好的负载能力,但是其能耗较大,飞行高度有限,并且缺乏长航时能力。
多旋翼无人机虽然具备小单位随行、快速反应、快速到达能力,但留空能力普遍薄弱,能够坚持1h留空的机型寥寥,并且多旋翼无人机难以具备足够的负载能力。
因此,目前的无人机,缺乏以下对无人机要求中的一条或数条:
1、小单位随行装备、快速反应、快速到达能力;
2、具备长航程长留空能力;
3、多约束复杂场地起降能力;
4、多功能多场景使用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具有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旋翼、机身、机翼和尾翼;旋翼设在机身的前端;机翼有2个,安装在机身前段的两边;尾翼有3个,采用Y字形三翼面间隔120°布局形式设在机身的尾部;机身包括机身前段和机身后段,机身后段包括三个可分离机身段,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分别与机身前段轴连,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各为机身后段的120°部分,由控制系统控制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张开或收拢,张开后的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形成三角支架,收拢后的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形成机身后段。
进一步的,每个可分离机身段的尾部设有一个尾翼。
进一步的,机翼上具有舵面。
进一步的,旋翼是共轴双旋翼,一台活塞发动机设在机身内,为旋翼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机身前段底部与机身后段连接端中间设有火箭助推器。
进一步的,飞机起飞时,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处于张开状态,形成三角支架,无人机利用三角支架垂直立于地面,旋翼转动提升拉力,并且火箭助推器点火,在拉力和推力的合力作用下,无人机完成垂直拉起,进入预设定的高度后,火箭助推器点火停止工作,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合拢形成机身后段,变成三垂尾布局后机身;然后借助旋翼滑流影响,通过舵面偏转,让无人机从垂直飞行姿态转换为平飞姿态;飞机进入平飞状态后,旋翼提供前进拉力,实现巡航飞行。
进一步的,飞机降落时,借助旋翼滑流影响,通过舵面偏转,让无人机从平飞姿态转换为垂直飞行姿态,垂直飞行姿态时旋翼朝上,尾翼朝下,然后旋翼转动提升拉力保证无人机处于安全的降落速度区间内;当无人机降落到预设的高度后,三个可分离机身段张开形成三角支架,待无人机降落至地面后,旋翼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5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