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和航油储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2536.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钊林;侯民轩;李伟明;刘跃建;黄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B67D7/06;B67D7/08;B67D7/76;B67D7/58;B67D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回收 质检 系统 储存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和航油储存系统。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包括主管路、油泵机组、多个油品质检单元和油品回收单元。主管路包括出口端和多个进口端,油泵机组的进口连接出口端,多个油品质检单元用于与对应的储油罐连接,并沿主管路间隔分布,油品质检单元包括第一流量计和取样器,第一流量计和取样器并联连接于储油罐的出口与进口端之间,第一流量计用于计量从储油罐罐底流出的油品的量,取样器用于对储油罐罐底的油品进行取样和检测,油品回收单元的进口连接油泵机组的出口,油品回收单元的出口连接至进口端。如此设置,简化管路的排布,降低成本,并且可避免工作人员直接面对油品,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和环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油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和包括油品回收质检系统的航油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航空事业也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航油储存技术呈快速增长态势,航油储存技术一般指油品回收技术,然而对航油的回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油品回收系统中,需要将多个储油罐罐底的油品,分别通过不同的回收管路回收和存储,其管道分布错综复杂,占地面积大,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产生较高费用。
在回收油品时,需要将储油罐罐底的油品排放至一定量之后进行油品质检。目前现有技术中,油品排放的过程以及取多少量都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直接面对油品,且需要观察油品的量的多少,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危害很大,在此过程中,油品也会暴露在空气中,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和包括所述油品回收质检系统的航油储存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包括:
主管路,包括出口端和多个进口端;
油泵机组,所述油泵机组的进口连接所述出口端;
多个油品质检单元,用于与对应的储油罐连接,并沿所述主管路间隔分布,所述油品质检单元包括第一流量计和取样器,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取样器并联连接于所述储油罐的出口与所述进口端之间,所述第一流量计用于计量从所述储油罐罐底流出的油品的量,所述取样器用于对所述储油罐罐底的油品进行取样和检测;
油品回收单元,所述油品回收单元的进口连接所述油泵机组的出口,所述油品回收单元的出口连接至所述进口端,所述主管路用于接收从所述油品质检单元流出的所述油品,所述油泵机组用于将所述主管路内的所述油品输送至所述油品回收单元,所述油品回收单元用于回收和存储所述油品。
可选的,所述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进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计的进口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油品回收质检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油量达到预设容量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以关闭所述第一流量计的进口。
可选的,所述油品回收质检系统还包括回收管路,所述多个油品质检单元间隔分布于所述主管路的两侧,并通过所述回收管路连接至所述进口端。
可选的,所述主管路与所述回收管路设于同一水平面。
可选的,所述油泵机组的进口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出口端的设置位置。
可选的,所述油品回收质检系统还包括缓冲管路,所述缓冲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出口端,所述缓冲管路的出口连接所述油泵机组的进口,所述缓冲管路的进口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出口端的设置位置。
可选的,所述缓冲管路包括与所述出口端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油泵机组的进口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第一端的设置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分公司,未经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