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47937.2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吉坤;李世宏;谭启洲;邵翔;张鹏;傅金星;顾昊;贾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建筑 装置 整体 方法 纠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包括千斤顶、螺杆、螺纹套筒、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有2或4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2根螺纹钢管;千斤顶放在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每根螺杆的底端均预埋在地梁中,顶端均从对应螺纹钢管中穿过,并形成穿出端,其最大长度不小于框架建筑的顶升高度;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的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均套设有至少一个下承压螺母,在每个牛腿上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上限位螺母。本发明能减少千斤顶使用数量、且大幅减少垫块的使用数量,加快施工速率。同时,在顶升过程中,垂直度精度高,且能防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顶升领域,特别是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物的层高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城市建设导致室外地面大幅度增高而室内地坪标高远低于室外地面高度等原因,从而必须将建筑物抬升以满足使用要求。另外,当建筑物发生倾斜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顶升,实现纠偏。
采用传统的抬升施工方法进行建筑物抬升施工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抬升装置及方法在抬升施工过程中,每个框架柱均需要多个千斤顶,从而增加千斤顶的使用量,大大增加投入成本。另外,当某个框架柱中有一个千斤顶故障时,则需将该组千斤顶进行全部更换,并逐一排查,进而,还需要准备较大数量的备用千斤顶,进一步加大成本投入。
(2)传统的抬升装置及方法采用垫块作为抬升支座,当抬升高度较高时,用垫块搭设的支座较高后稳定性差,不安全。另外,在建筑物层高抬升时,抬升耗时周期长,当采用垫块搭设的支座等,当遇到恶劣天气(若梅雨季等)或恶劣环境(如轻微地震等)等时,框架加载则垂直度精度大幅降低,严重还会发生倾斜。
(3)传统的抬升装置及方法在抬升施工过程中增加垫块时,需要多次安置千斤顶,施工操作难度大。
(4)传统的抬升施工方法施工速度慢、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该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能减少千斤顶使用数量、且大幅减少垫块的使用数量,加快施工速率。同时,在顶升过程中,垂直度精度高,且能防倾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螺杆、螺纹套筒、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
框架建筑包括若干根框架柱和地梁。
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有2个或4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2根螺纹钢管,每根螺纹钢管均沿垂直方向布设。
千斤顶放置在每根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千斤顶与地梁之间设置千斤顶垫块。
螺杆的数量与螺纹钢管的数量相等,所有螺杆均垂直布设,且关于千斤顶对称。
每根螺杆的底端均预埋在地梁中,每根螺杆的顶端均从对应螺纹钢管中穿过,并形成穿出端。
穿出端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框架建筑的顶升高度。
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
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至少一个下承压螺母,在每个牛腿上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上限位螺母。
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两个下承压螺母。
位于地梁顶部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一个支托,每个支托底部均与地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