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47937.2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吉坤;李世宏;谭启洲;邵翔;张鹏;傅金星;顾昊;贾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建筑 装置 整体 方法 纠偏 | ||
1.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螺杆、螺纹套筒、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
框架建筑包括若干根框架柱和地梁;
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有2个或4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2根螺纹钢管,每根螺纹钢管均沿垂直方向布设;
千斤顶放置在每根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千斤顶与地梁之间设置千斤顶垫块;同时,一个框架柱下方只设置一个千斤顶,故而能大幅减少千斤顶使用数量以及千斤顶垫块的使用数量,进而减少成本投入以及加快施工速率;
螺杆的数量与螺纹钢管的数量相等,所有螺杆均垂直布设,且关于千斤顶对称;
每根螺杆的底端均预埋在地梁中,每根螺杆的顶端均从对应螺纹钢管中穿过,并形成穿出端;穿出端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框架建筑的顶升高度;
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
位于地梁顶部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一个支托,每个支托底部均与地梁固定连接;
螺杆、螺纹钢管、支托以及螺纹钢管与螺杆的螺纹配合间隙的设置,能提升框架建筑的垂直度精度,且能防倾斜;
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两个下承压螺母,在每个牛腿上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上限位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2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4根螺纹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与对应的牛腿之间均设置有螺纹垫板。
4.一种框架建筑的整体顶升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布设牛腿及螺纹钢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计算单根螺杆竖向承载力P,具体计算公式为:
P=A×f (1)
式(1)中,A为螺纹钢管横截面面积;f为每根螺杆的抗压强度值;
步骤12、计算螺杆基础根数n0,具体计算公式为:
n0=(D+L)/ηP (2)
式(2)中,D为对应框架柱的横载,L为对应框架柱的活载荷;η为折减系数;
步骤13、计算螺杆实际根数n:螺杆实际根数n取大于n0的偶数,且n≤8;
步骤14、布设牛腿及螺纹钢管:根据步骤13计算的螺杆实际根数n,布设关于对应框架柱中心轴线对称的牛腿及螺纹钢管;每根牛腿中均预埋X向水平钢筋和Y向水平钢筋;
步骤2、顶升装置安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预埋螺杆:在在对应框架柱底部的地梁中均预埋n根螺杆,位于地梁上方的每根螺杆的底部各套设一个支托,每个支托底部均安装在地梁上;每根螺杆均保持垂直状态;
步骤22、安装下承压螺母:在位于支托上方的每根螺杆上均依次套装两个下承压螺母和一块螺纹垫板;
步骤23、螺杆与螺纹钢管安装:将每根螺杆的顶端均从对应的螺纹钢管中穿过,形成穿出端;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在每个螺杆的穿出端均依次套装一块螺纹垫板和一个上限位螺母;
步骤24、千斤顶安装:将千斤顶放置在对应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
步骤3、第一轮循环顶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调整上限位螺母:将每个牛腿中每根螺杆上的上限位螺母,均向上旋转设定位移A,且A≤10mm;
步骤32、千斤顶同步顶升:将每根框架柱下方的千斤顶均同步向上顶升设定位移A;所有千斤顶的同步精度控制在±3毫米,顶升不同步柱间距离小于1‰;
步骤33、调整下承压螺母:将每个牛腿中每根螺杆上的两个下承压螺母,均向上旋转设定位移A;
步骤34、第n次顶升:n次重复步骤3,直至千斤顶的累计顶升行程达到千斤顶的最大设定行程;
步骤4、增加千斤顶垫块:将每根框架柱下方的千斤顶均缓慢复位,并在每个千斤顶下方增加一块千斤顶垫块;
步骤5、第N轮循环顶升,N次重复步骤3至步骤4,直至框架柱的总顶升行程达到设定的顶升行程;
步骤6、当框架柱达到设定顶升行程后,将每根牛腿中预埋的X向水平钢筋和Y向水平钢筋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9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