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含味精的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44831.7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唐冠群;覃先武;熊建;孙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7/20 | 分类号: | A23L27/20;A23L27/23;A23L27/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味精 鲜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含味精的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酵母抽提物40‑60%,葡萄糖3‑4%,呈味核苷酸二钠10‑15%,食用香精1‑3%,食盐8‑10%,琥珀酸二钠2‑4%。本发明利用酵母抽提物中的风味物质以及葡萄糖、呈味核苷酸二钠和琥珀酸二钠等呈味物质的协同作用,不添加味精,产品的鲜度高于味精,口感更鲜美醇厚,可以作为调味品替代味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含味精的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味精(又叫谷氨酸钠)作为家常调味品最常见的一种,已经进入到每家的厨房。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追求高档化和天然花的意向不断增长,其中鲜味剂调味品经历了味精、特鲜味精、风味型调味品和营养性调味品。欧美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目前主要食用第四代营养调味品,味精、鸡精已较少食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添加味精的鲜味剂必将成为调味品行业发展的趋势。
酵母抽提物是通过将酵母细胞内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和多肽,核酸降解成核苷酸,并将它们和其它有效成分,如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一起从酵母细胞中抽提出来,所制得的人体可直接吸收利用、可溶性营养及风味物质的浓缩物。作为食品配料,酵母抽提物具有良好的呈味特性和加工性能。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种不含味精的鲜味剂来代替味精。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含味精的鲜味剂,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不含味精的鲜味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含味精的鲜味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酵母抽提物40-60%,葡萄糖3-4%,呈味核苷酸二钠10-15%,食用香精1-3%,食盐8-10%,琥珀酸二钠2-4%。
优选的是,所述不含味精的鲜味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酵母抽提物50-60%,葡萄糖3-4%,呈味核苷酸二钠10-12%,食用香精2-3%,食盐8-10%,琥珀酸二钠2-4%。
优选的是,所述不含味精的鲜味剂,以重量百分比计,还包含载体15-25%。
优选的是,所述酵母抽提物为FA62、FA31和FA28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酵母抽提物包含配比为0-55重量份的FA62,0-60重量份的FA31和0-45重量份的FA28,其中所述FA62、FA31和FA28的重量份不同时为零,优选地,所述酵母抽提物包含配比为10-55重量份的FA62,10-60重量份的FA31和20-45重量份的FA28。
优选的是,所述食用香精为丙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食用香精为0-2重量份的丙氨酸,0-2重量份的L-半胱氨酸和0-3重量份的甘氨酸,其中所述丙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的重量份不同时为零,优选地,所述食用香精为1-2重量份的丙氨酸,1-2重量份的L-半胱氨酸和1-3重量份的甘氨酸。
优选的是,所述载体为麦芽糊精、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载体包含配比为0-10重量份的麦芽糊精,0-1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0-13重量份的木薯淀粉和0-15重量份的马铃薯淀粉,其中所述麦芽糊精、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重量份不同时为零,优选地,所述载体包含配比为5-10重量份的麦芽糊精,5-1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4-13重量份的木薯淀粉和10-15重量份的马铃薯淀粉。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不含味精的鲜味剂的制备方法,按照所述重量百分比或重量份称取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混合,即得不含味精的鲜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