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细菌非生长耦联特性生产β-1,3-葡聚糖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44624.1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国;吉武科;高先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元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9/08 | 分类号: | C12P19/0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细菌 生长 特性 生产 聚糖 方法 | ||
1.一种利用细菌非生长耦联特性生产β-1,3-葡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产β-1,3-葡聚糖菌株进行活化,制备种子培养液;
S2.将种子培养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温度为28~32℃,起始pH7.0,搅拌转速120~200r/min,通风量0.35~0.65v.v.m,在发酵pH下降至5.4拐点之前通氧,通氧压力0.3~0.5Mp,通氧10~15min;待发酵液细胞浓度7.5g/L时,停止发酵;
S3.发酵结束后,将60~80%的发酵液转入转化罐内;向剩余20~40%的发酵液中加入发酵培养基至初始发酵体积,再继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结束后,再将60~80%的发酵液转入转化罐内;如此循环5~6次;
S4.向转化罐内分次流加糖液,进行全细胞转化:
首次流加时间为发酵液转入后1h内;
第二次流加时间为发酵液转入后30~35h;
第三次流加时间为发酵液转后40~45h;
转化温度28~32℃,搅拌转速120~200r/min,通风量0.3~0.5v.v.m,糖液流加速度0.4~0.5m3/h,pH值维持在5.5~6.0,转化总时间为58~6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β-1,3-葡聚糖菌株为土壤杆菌ATCC3174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种子培养液所用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蔗糖1.0~2.0%;(NH4)2HPO4 0.5~1.0%;KH2PO40.15~0.2%;MgSO4·7H2O 0.1%;CaCO3 0.3%;玉米浆粉0.15~0.5%;pH调节至7.2;
28~32℃、150~240r/min振荡培养16~24小时,得到种子培养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以质量百分比计,蔗糖5.0%;(NH4)2HPO4 0.5~1.0%;KH2PO4 0.15~0.2%;MgSO4·7H2O 0.1%;CaCO30.15%;玉米浆粉0.1~0.5%;pH调节至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加糖液的总体积为初始发酵体积的20-40%;
首次流加时,糖液的加入量为初始发酵液体积的7.5-15%;
第二次流加时,糖液的加入量为初始发酵液体积的7.5-15%;
第三次流加时,糖液的加入量为初始发酵体积的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流加时还添加3-6mg/LUMP促进代谢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液为质量浓度为20-50%的蔗糖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元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元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刷电机
- 下一篇:一种腊菜生产用老黄叶去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