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比例泵应急控制装置及混凝土泵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7866.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陆远望;宋明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F15B20/00;F15B21/04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姜子朋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例 应急 控制 装置 混凝土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比例泵应急控制装置及混凝土泵车,属于混凝土泵车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电比例闭式双向变量泵进行改造,在比例电磁铁和控制阀芯之间加装过渡液压阀装置和手动液压阀,引入外部控制油路,用手动液压阀控制主油泵换向,在电控系统故障或主油泵比例电磁铁失效时,通过操作应急装置实现对泵送液压系统的动作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泵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比例泵应急控制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泵车往长臂架方向发展,闭式液压系统因换向平稳、冲击小,电比例闭式双向变量泵直接驱动主油缸工作,油泵与主油缸没有复杂的液压阀组,功率损失小,其在长臂架泵车泵送液压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的电比例闭式双向变量泵没有应急控制功能,如果电控系统故障或主油泵比例电磁铁失效,则泵送液压系统不能工作,由于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的特殊性,布料管、混凝土缸、S阀内都充满着混凝土,如不能及时处理,混凝土将很快凝固,对设备非常不利,造成较大的维修费用。因此,电比例闭式双向变量泵的应急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电比例泵应急控制装置及混凝土泵车,通过对现有的电比例闭式双向变量泵进行改造,在比例电磁铁和控制阀芯之间加装过渡液压阀装置和手动液压阀,引入外部控制油路,用手动液压阀控制主油泵换向,在电控系统故障或主油泵比例电磁铁失效时,通过操作应急装置实现对泵送液压系统的动作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比例泵应急控制装置,包括主油泵系统、液压油箱、主油缸一、与主油缸一相连的主油缸二;
所述主油泵系统包括变量泵、变量缸、安全补油阀、溢流阀一、换向阀、溢流阀二和应急控制模块;
所述变量缸的两腔油口与应急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应急控制模块通过油路与液压油箱相连、通过主油路三与两个安全补油阀相连,两个所述安全补油阀并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安全补油阀与主油路一相连、另一个与主油路二相连,所述主油路三与溢流阀一相连;
所述变量泵通过主油路一与主油缸一相连、通过主油路二与主油缸二相连,所述主油路一和主油路二与换向阀共同相连,所述换向阀与溢流阀二相连,所述溢流阀二与液压油箱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应急控制模块包括过渡液压阀和手动换向阀,所述过渡液压阀包括比例阀和过渡阀体,所述比例阀的两个电磁铁上均增设有内部带有油道的过渡阀体,两个所述过渡阀体内部的油道分别与比例阀上对应的油口相连,两个所述过渡阀体与手动换向阀相连,所述手动换向阀上对应的油口与主油路三相连,当所述比例阀的电磁铁损坏时,通过手动换向阀控制主油泵系统的换向。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手动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比例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热油梭阀为三位一通换向阀。
一种电比例泵应急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手动换向阀的进油取自补油泵出口主油路三,当比例阀电磁铁失效时,手动控制手动换向阀处于左位状态,切换比例阀处于左位状态,压力油进入至变量缸的左腔,推动变量缸的活塞向右移动,致使右腔室压力油进入到液压油箱内,变量缸的活塞移动后变量泵有排量,实现应急工况;当手动控制手动换向阀处于右位状态,切换比例阀处于右位状态,压力油进入至变量缸的右腔,推动变量缸的活塞向左移动,致使左腔室压力油进入到液压油箱内,变量缸的活塞移动后变量泵有排量进行换向,最终实现应急工况下的换向。
一种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至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比例泵应急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