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7850.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夫;张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相升;杨仁波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衬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汽车,包括内套管、橡胶主体、外套管和安装支架;所述橡胶主体上设置有两个填充有磁流变液的液压腔;所述橡胶主体上间隔地设置有上部流道和下部流道,所述上部流道和所述下部流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液压腔连通;所述磁流变液能够在两个所述液压腔之间流动;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能够提供为磁流变液提供变化的磁场的电磁线圈。本发明公开的汽车悬架衬套及汽车,汽车悬架衬套的阻尼性能可以实时主动控制调节,使得在不同的车况下,通过行车电脑及电流调节单元的控制可以获得更适合该车况下的阻尼特性,从而提供更优的整车操控性和舒适性性能,提升了驾乘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衬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衬套零件通常装配在汽车悬架的控制臂、连杆、转向节、副车架等底盘构件上。汽车悬架衬套作为汽车底盘结构件的连接单元,可以实现结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功能,并实现对振动的隔离和吸收功能等。
当前汽车电控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主机厂新的竞争焦点,客户对汽车驾乘体验和科技感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悬架衬套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悬架衬套只能提供固定的阻尼特性,其阻尼性能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可变阻尼的汽车悬架衬套及汽车。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内套管、套接在所述内套管上的橡胶主体、套接在所述橡胶主体上的外套管和套接在所述外套管上的安装支架;
所述橡胶主体上设置有两个填充有磁流变液的液压腔,两个所述液压腔以所述内套管的中心轴对称布置;
所述橡胶主体上间隔地设置有上部流道和下部流道,所述上部流道和所述下部流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液压腔连通;
在沿着所述内套管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液压腔位于所述上部流道和所述下部流道之间;
所述磁流变液能够在两个所述液压腔之间流动;
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能够提供为磁流变液提供变化的磁场的电磁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流道和所述下部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主体包括与所述内套管套接的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并向上向外倾斜延伸的上延伸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并向下向外倾斜延伸的下延伸部;
所述上延伸部与所述下延伸部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且在沿着所述内套管的径向上,所述上延伸部与所述下延伸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所述上部流道设置在所述上延伸部上,所述下部流道设置在所述下延伸部上;
所述液压腔形成在所述主体部、所述上延伸部和所述下延伸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延伸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套管凸起的上凸起部,所述上部流道设置在所述上凸起部上;
所述下延伸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套管凸起的下凸起部,所述下部流道设置在所述下凸起部上;
所述上凸起部和所述下凸起部分别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延伸部中配置有上延伸部骨架,所述下延伸部中配置有下延伸部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上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配置有上限位环;
在所述上延伸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上延伸部与所述上限位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下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配置有下限位环;
在所述下延伸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下延伸部与所述下限位环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