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7791.3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珍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B60K1/0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6;H01M10/65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储存 | ||
1.一种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主箱体,所述电池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检修侧盖板,所述检修侧盖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紧压机构,所述电池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嵌合在电池主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电池主箱体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散热进气风扇,所述电池主箱体的一端表面远离散热进气风扇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出气风扇,所述散热铜管的呈S形安装在电池主箱体内壁上,且散热铜管的两端与散热进气风扇和散热出气风扇密封连接,所述散热铜管的外侧设置有导热碳纤维层,所述导热碳纤维层与电池主箱体通过导热胶粘合连接,所述导热碳纤维层的外表面通过导热胶粘合有导热石墨膜,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限位插槽、固定插板、固定卡槽、限位滑动插块和固定旋钮螺丝,所述固定插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检修侧盖板的内表面,所述限位插槽开设在固定插板的一端外侧,所述固定卡槽开设在电池主箱体的端部表面,且固定卡槽的位置与固定插板的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滑动插块通过滑槽滑动安装在固定卡槽的上端,所述固定旋钮螺丝通过螺纹孔旋合在电池主箱体的上表面一端,所述固定旋钮螺丝的一端穿过电池主箱体,且固定旋钮螺丝的一端与限位滑动插块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滑动插块通过固定旋钮螺丝的推动插入限位插槽内,所述电池主箱体的内侧底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弹簧、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的上侧均与缓冲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安装在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的一侧,所述缓冲底座通过缓冲弹簧、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与电池主箱体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紧压机构包括紧压限位框架、紧压旋钮、紧压旋钮、紧压丝杆螺母、紧压转动杆和紧压滑动块,所述紧压限位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检修侧盖板的一侧,所述紧压旋钮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紧压限位框架的内侧中部,所述紧压丝杆螺母通过螺纹套设在紧压旋钮上,所述紧压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紧压丝杆螺母转动连接,所述紧压转动杆上远离紧压丝杆螺母的一端与紧压滑动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紧压滑动块与紧压限位框架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碳纤维层的导热取向设置为向散热铜管,所述导热碳纤维层全包裹在散热铜管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散热条,所述辅助散热条的内侧穿过电池主箱体与散热铜管的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板和固定卡槽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燕尾状,且固定插板和固定卡槽之间采用过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进气风扇和散热出气风扇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与电池主箱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U形,且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之间相互交叉支撑,所述缓冲弹簧安装在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压旋钮两端表面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紧压旋钮两端连接的紧压丝杆螺母通过相反的螺纹对称安装在紧压旋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箱体上远离紧压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紧压板,所述限位紧压板与电池主箱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紧压板的位置与紧压滑动块的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箱体设置为隔热壳,所述电池主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电线连接头,所述电线连接头与电池主箱体的内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压限位框架的表面设置有开口,开口与散热进气风扇和散热出气风扇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珍,未经林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7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珩齿机珩轮架齿轮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五金制品生产用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