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车辆正面碰撞兼容性和小偏置碰撞安全性防撞梁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6157.8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良;李彦波;吴文珍;孟宪瑞;吕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34;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7 | 代理人: | 王影 |
| 地址: | 07276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车辆 正面 碰撞 兼容性 偏置 安全性 防撞梁 结构 | ||
1.提高车辆正面碰撞兼容性和小偏置碰撞安全性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和吸能盒总成,所述吸能盒总成包括左侧吸能盒主体(2)和右侧吸能盒主体(3);部分左侧吸能盒主体(2)上覆盖有左侧吸能盒覆盖件(4),部分右侧吸能盒主体(3)覆盖有右侧吸能盒覆盖件(5);所述左侧吸能盒主体(2)与横梁(1)通过螺栓(6)相连接,所述右侧吸能盒主体(3)与横梁(1)通过螺栓(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包括多段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为三段弧结构,三段弧结构包括三段定弧(11),定弧(11)和定弧(11)之间形成有过渡弧(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横梁实现变曲率的工艺路线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横梁辊压压成直条形;
S2:将横梁辊压成定弧;
S3:将横梁内弧面切缺口;
S4:将横梁在缺口处内折形成过渡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切口变形区(1.1)、切口外侧面(1.2)、切口内侧面(1.3)、切口内弧面连接区域(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变形区(1.1)为变曲率成型的变形区,为圆弧形,是过渡弧(12)成型过程的旋转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外侧面(1.2)和切口内侧面(1.3)为缺口的内侧面和外侧面,长度尺寸相等;切口变形区形状(1.1)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内侧面(1.2)和切口外侧面(1.3)夹角为θ,其数值θ=5°-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主体包括安装底板(3.5),安装底板(3.5)上固定有溃缩引导筋(3.4)和横梁端部加强结构(3.6);溃缩引导筋(3.4)的一侧连接有斜面(3.3),溃缩引导筋(3.4)和斜面(3.3)连接有上连接面(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面(3.1)设有拉铆螺母(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1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