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及其叠刀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5416.5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陈进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6F1/40;B26F1/44;B26D7/18;B26D5/08;B26D7/27;B29C63/00;B29C63/02;B29L7/00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吴海云 |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包括箱体、固定板、切断台、滑板、燕尾槽、燕尾块,移动板、驱动轴、滚筒、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切断台,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侧套接有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架一。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及其叠刀工艺,具有高效且尺寸精准与便于收集废料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胶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及其叠刀工艺。
背景技术
硅胶保护模是一款主要应用于保护电子产品的屏幕保护膜,现在主流的硅胶保护膜是PET硅胶屏幕保护膜,适用于手机.电脑.各类屏幕显示器表面保护面膜镜,面玻璃等等表面防刮防尘防辐射等保护面膜,该保护膜选用独特的进口环保静电吸附硅胶层技术,让你的电子产品屏幕全方位的受到硅胶保护膜的保护。硅胶保护膜在生产时需要在上端粘接两层蓝膜与胶材。但是目前叠刀装置存在一些问题:1、传统片材产品两种蓝膜两种胶材,传统做法冲切组装或者是纯组装,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且尺寸和精度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2、在对膜进行冲孔时,冲孔后的废料不便于收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及其叠刀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及其叠刀工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包括箱体、固定板、切断台、滑板、燕尾槽、燕尾块,移动板、驱动轴、滚筒、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切断台,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侧套接有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架一。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刀一,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刀二,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刀三。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刀四,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刀五,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刀六,所述箱体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排料辊。
作为优选,所述切断台上开设有切断槽,所述切断台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切断台上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架二,两个所述电机架二的内部共同通过螺栓连接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上端铰接有连杆,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切断台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废料箱,所述滑杆的外侧与所述切断槽的底面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丝杠,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侧与所述丝杠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与所述锥齿轮二啮合,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孔刀。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上端摆放有硅胶保护膜,所述切断台与所述硅胶保护膜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滑板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燕尾块,两个所述燕尾块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电机架一的内侧共同通过螺栓连接有三相电机,所述三相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一种高效率叠刀装置的叠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