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35396.1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俞兵;袁林光;秦艳;范纪红;杨传森;卢耀文;周青枝;张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5D25/00 | 分类号: | F25D25/00;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超高 真空 低温 制冷系统 绝热 压紧 机构 | ||
1.一种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轮(1)、螺杆(2)、刀口法兰(3)、波纹管(5)、弹簧(9)、隔热柱(11);螺杆(2)前部安装操作手轮(1),中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刀口法兰(3)中心螺纹孔内,后部套设波纹管(5),螺杆(2)后部端部连接波纹管(5)的后接头II(7);波纹管(5)的前端固定在刀口法兰(3)上,后端设置弹簧(9),弹簧(9)后端布置沿轴向可活动的隔热柱(11);转动操作手轮(1),带动螺杆(2)前后移动,波纹管(5)压缩或伸长;
所述波纹管(5)的前接头I(4)套设在螺杆(2)且端面焊接到刀口法兰(3)的后端面安装台阶上;
所述波纹管(5)的后接头II(7)中心开容置凹槽,容置凹槽开口处设挡圈(6),挡圈(6)的中心孔直径小于容置凹槽的直径,螺杆(2)后部端部装入凹槽内,后部端部前部开环形凹槽,挡圈(6)卡挡在环形凹槽处,实现螺杆(2)前后移动时,带动波纹管(5)的后接头II(7)同步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5)的后接头II(7)的后端面上设置弹簧固定件(8),弹簧固定件(8)为套筒状,弹簧(9)同轴布置在弹簧固定件(8)内;隔热柱(11)装入弹簧固定件(8)内且可沿弹簧固定件(8)轴向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固定件(8)焊接在后接头II(7)的后端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接头II(7)的后端面中心设定位突起,弹簧(9)一端焊接在定位突起上,另一端连接隔热柱(11)的前端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11)上沿轴向开设有径向贯通的长圆孔,弹簧固定件(8)后端沿径向设置开口销(10),开口销(10)穿过长圆孔,使得螺杆(2)和隔热柱(11)之间有一段可弹性伸缩的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法兰(3)后端面通过铜垫片与真空系统舱壁密封连接,每个密封接口漏率小于5×10-11Pam3/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一端与操作手轮(1)通过销钉结构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超高真空低温制冷系统的穿舱绝热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11)选择低热导率的陶瓷材料,装配前在高于400℃的真空环境下进行除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未经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3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