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3456.6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坤;邱绍峰;邱建平;杨辉;李加祺;李经伟;林飞;田向阳;冯帅;周明星;葛钰;朱泽群;李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9/00 | 分类号: | B61F9/00;B60L13/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车辆 应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属于高速磁浮车辆技术领域,其通过高速磁浮车辆底部转向架底面上伸缩转动部件、连杆和走行轮对等部件的对应设置,形成了高速磁浮车辆底部可伸缩转动的应急轮结构,为应急制动后高速磁浮车辆的转移提供辅助。本发明的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在不干扰高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列车应急停下后的车体支撑以及走行引导,确保列车拖曳时其车体底部的滑橇机构可以远离滑行轨的轨面,避免滑橇机构和滑行轨的过度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高速磁浮车辆应急拖曳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推动高速磁浮交通应急疏散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磁浮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出行质量和出行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目前,传统的轮轨轨道交通虽然在运行速度上相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但运行速度受制于轮轨黏着极限,很难再大幅度提升。同时,随着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发展,高速磁浮轨道交通的研究热度开始逐年升温,常导高速磁浮已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或达到了商业化应用程度。
现有的常导高速磁浮车辆大多采用抱轨运行的设置形式,磁浮车辆在运行时与滑行轨道的顶面之间存在一定的悬浮间隙。当列车在区间内突发故障或失去动力时,磁浮列车通常会先后通过再生制动、电阻制动、涡流制动和滑橇制动来使列车安全停车。其中,滑橇制动作为最后一级制动,当列车速度降至很低时,车载滑撬机构与滑行轨接触,对列车起制动减速的作用。
目前,当高速磁浮列车在紧急情况下停车后,大多通过滑橇机构与轨道面接触来给整车提供支撑,之后再通过专业的救援车辆将车拖行至下一站场进行检修。但是,在进行车辆拖行时,车载滑橇机构与滑行轨之间仍然处于接触状态,即列车通过滑橇机构在滑行轨上滑行。虽然滑橇机构作为制动部件设置于磁浮列车上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但其不适合作为高速磁浮列车拖行时的走行机构。这是因为,磁浮车辆在拖行时其滑橇机构与轨道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巨大,这对救援车辆的牵引功率提出了很大的需求,也给应急救援工作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同时,对于车载滑橇机构来说,长距离拖行将迅速加剧其磨耗板的磨损,导致其需要经常更换维护。此外,滑橇在滑行轨上长距离滑行也会减少滑行制动轨的寿命,且滑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能在车辆正常运行时远离滑行轨的轨行面,并在高速磁浮车辆应急制动后以走行轮抵接轨行面,之后将车体顶起,完成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走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其设置在高速磁浮车辆转向架的底部,包括伸缩转动部件、连杆和走行轮对;
所述伸缩转动部件包括液压缸本体和活塞杆;所述液压缸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向架的底面,其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匹配,使得所述活塞杆可在该液压缸本体中的液压改变下而进行轴向往复伸缩;
所述连杆呈杆状结构,其一端铰接所述活塞杆背离所述液压缸本体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架的底面转动连接,并使得该连杆处于收起时的轴线与转向架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走行轮对包括成对设置的两走行轮,两走行轮以同轴设置的连接轴连接,且所述连接轴同轴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杆相互铰接的位置;继而所述走行轮对在未工作时远离高速磁浮车辆的滑行轨轨面,并可在所述伸缩转动部件的转动、伸长以及所述连杆的配合转动下抵接所述滑行轨的轨面,并将所述高速磁浮车辆顶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行轮对始终处于分别过所述液压缸本体与转向架铰接位置、所述连杆与转向架铰接位置的两竖向平面之间,且所述竖向平面平行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转向架的底面上对应所述液压缸本体和/或所述连杆的转动连接设置有连接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