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消防车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2676.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丁毓峰;周遵波;赵世清;龚浩岚;曾庆朝;黎越峰;刘铮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7/50 | 分类号: | A62C37/50;A62C37/00;A62C27/00;F21S4/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消防车 数据 采集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智能消防车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包括泡沫罐压力传感器、水罐压力传感器、管道总出水压力传感器、泡沫出液流量计、管道总出水流量计、控制器,控制器内部设置有数据采集串口模块、脉冲信号捕获定时器模块、MCU微处理模块、CAN总线模块,泡沫罐压力传感器、水罐压力传感器、管道总出水压力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串口模块的串口一一连接,泡沫出液流量计、管道总出水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均与脉冲信号捕获定时器模块连接,数据采集串口模块、脉冲信号捕获定时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MCU微处理模块连接,MCU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CAN总线模块与发动机、外部显示器连接。本设计实现了消防车的智能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防车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火灾的频发已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城市规模的扩大化以及高层建筑的复杂化增加了火灾救援的难度。消防车作为火灾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配备的灭火设备能够及时的进行消防灭火。消防车发动机的转速、水泵转速、喷水的压力以及水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灭火的效果,因此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传统的消防车还面临着消防设备运行状态监督难以及车辆运行状态监测难等问题,即消防车出勤时人工检查各项配备齐全、车辆最佳运行状态以及消防车管道进出水系统是否正常等消防硬件指标行为严重拖延了救援时间。因此,消防车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非常有必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高效的解决消防设施人工监督检查和操作难度大、无法准确掌握设施状况等难题,使消防车在正常工作时及时有效反馈相关运行状态数据,简化消防车的操作,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消防车的智能化控制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消防车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包括泡沫罐压力传感器、水罐压力传感器、管道总出水压力传感器、泡沫出液流量计、管道总出水流量计、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数据采集串口模块、脉冲信号捕获定时器模块、MCU微处理模块、CAN总线模块,所述泡沫罐压力传感器、水罐压力传感器、管道总出水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数据采集串口模块的串口一一连接,所述泡沫出液流量计、管道总出水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均与脉冲信号捕获定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串口模块、脉冲信号捕获定时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MCU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CAN总线模块与发动机、外部显示器连接;
所述MCU微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泡沫比例恒定在3%或6%,并在管道压力波动时通过调节发动机转速将管道压力调整至波动前的稳定值。
所述泡沫罐压力传感器、水罐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泡沫罐、水罐的底部,所述管道总出水压力传感器、管道总出水流量计均位于管道总出水管道处,所述泡沫出液流量计位于泡沫出液管上的泡沫调节阀出口处。
所述系统还包括消防泵真空气压传感器、消防泵转速传感器,所述消防泵真空气压传感器、消防泵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串口模块的串口、脉冲信号捕获定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MCU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消防泵转速传感器采集的转速数据和消防泵转速传感器采集的真空气压数据计算消防泵的工作时间和引水时间。
所述系统还包括RFID读卡器、贴在消防器材上的金属防干扰识别标签、三个测距传感器,三个所述测距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消防车车尾后、左、右方向上,所述RFID读卡器、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数据采集串口模块的串口连接;
所述RFID读卡器用于对放置消防器材的车厢进行射频扫描,识别各消防器材上的标签编码号并将其发送给数据采集串口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