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轮胎硫化设备中的加热模块及轮胎硫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2600.4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东;张正罗;陈强;龙庆;王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35/08 | 分类号: | B29C35/08;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彭益波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轮胎 硫化 设备 中的 加热 模块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硫化设备中的加热模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轮胎硫化设备中的加热模块包括底板、多个扇形线圈组、盖板,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轮胎硫化设备的加热模块通过多个扇形线圈组排布进行分区加热,使得在采用磁感应式加热替代传统加热时,无需对轮胎硫化设备原有的连接机构、固定模式进行额外地改进优化,简化替换安装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热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硫化设备中的加热模块及轮胎硫化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轮胎硫化设备中的加热模块(简称热板)的加热是通过传热介质(如过溜水、高温油)或者热电阻等方式实现的。这种加热模块具有能耗高、热传递效率低、设备维护成本高等缺点。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具有加热效率高、能量损失少、温度分布均匀可控、无火灾等安全隐患、环保等优点,在轮胎工业等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专利CN201910456725.4中公布了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加热板结构。电磁感应式加热板结构包括升降柱、上模具座、导向柱、加热板和硫化机轮胎上模具五大部分,其中核心在于安装在上模具座和硫化机轮胎模具之间的加热板,加热板由加热板背板、加热板面板、导线引出接口和边缘定位环组成,而加热板包括第一感应线圈盘、通孔座、第二感应线圈盘、内螺纹柱、背板固定孔和固定环等部分,该结构可以实现硫化机热板的均匀快速加热,但是存在结构复杂,安装难度高,易出现结构件失效几率高等缺点。专利CN201720563503.9也公开一种电磁式加热体,电磁加热体包括底板、防辐射云母板、隔热云母板、加热板四部分,在加热板中设置有多个线圈缠绕区,线圈自下向上缠绕,不同缠绕区之间通过电磁线置换槽连接;由于该电磁式加热体的缠绕区的间隙为20mm、深度为45mm,空间较小,因此,线圈缠绕过程比较复杂。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轮胎硫化设备中且具有结构简单、无需更改轮胎模具的现有装配方式,加热效果均匀的电磁式加热模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胎硫化设备中且具有结构简单、加热效果均匀的电磁式加热模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硫化设备中的加热模块采用扇形线圈组结合圆形轮胎模具上均布有圆形通孔的结构特点,将扇形线圈组在热板基座圆周方向上的等角度排布,有效的避开热板基座与模具连接的通孔,保证了现有轮胎模具与热板的装配方式不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轮胎硫化设备中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
底板,设置于加热模块底部;
扇形线圈组,2个以上的扇形线圈组绕同一圆心周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盖板,设置于扇形线圈组的上方。在需要的情况下,所述盖板的形状可以与所述底板的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
屏蔽体,具有长度、厚度和宽度尺寸,设置于各扇形线圈组之间,所述屏蔽体的下端面连接于底板,所述屏蔽体的上端面连接于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形状为具有中心通孔的圆环状;所述底板具有导线槽口。
进一步的,多个扇形线圈组绕中心通孔的圆心呈周向均有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底板的形状一致;所述盖板具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每个扇形线圈组包括扇形线圈和线圈基板,所述线圈基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线圈通过硅胶固定在所述线圈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基板的材料为具有耐热、隔热性能的热固性聚合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基板不同区域厚度不同;和/或不同的扇形线圈组的线圈基板的厚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