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疲劳测试夹具及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1907.2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余德逊;顾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G01N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疲劳 测试 夹具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管疲劳测试夹具及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压板和振动传输组件及检测装置,其中压板设于底座上,压板上开设有装载孔,金属管插设于装载孔中,且使得金属管的上端置于所述装载孔外部;振动传输组件一端与金属管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振动输出组件连接,振动输出组件通过振动传输组件将振动传递至金属管上,振动传输组件上与金属管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裂纹观测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夹具定位精度高,能达到定位与夹紧要求,使得阵列式排布的每个金属管具有相同的夹紧程度,通过属管、压臂、压杆构成振动传输通路,使得施加于测试样品上的载荷稳定且均一;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扩大检测阵列规模,实现大规模的工业测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管疲劳测试夹具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管件具有极其广泛的工业应用,对其进行测评主要考核多种力学性能,其中抗疲劳性能是尤为重要的。原材料存在的初始缺陷有可能导致金属管在后续使用中发生开裂失效,因此有必要对管件材料进行疲劳耐久性能测试,从而确保产品可靠性质量的稳定性。
当前市面上的疲劳测试工装均存在测试管件装卸困难,一次只能测试一件,测试过程长,测试中重复性操作极多,操作过程繁琐,使得目前的测试效率低下,测试成本持高不下。另一方面,现有的测试装置存在实验边界载荷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施加于测试样品上的载荷不均一,导致最后的测试结果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金属管疲劳测试夹具,从面向大批量金属管同时自动化的夹具设计出发,开发了一种维护效率高能够配合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测样检测金属管裂纹夹具及相适配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中所保护的金属管疲劳测试夹具,包括底座、压板和振动传输组件及检测装置,其中具体地:
压板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板上开设有装载孔,金属管插设于所述装载孔中,且使得金属管的上端置于所述装载孔外部;
振动传输组件一端与所述金属管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振动输出组件连接,所述振动输出组件通过振动传输组件将振动传递至金属管上,所述振动传输组件上与所述金属管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裂纹观测孔。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传输组件包括压臂、压杆和压盘,其中具体地:
压臂一端与所述金属管的上端连接,裂纹观测孔开设于压臂上且处于压臂与金属管的连接处;
压杆下端与所述压臂连接;
压盘与压杆的上端连接,压盘的上表面与所述振动输出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限位式铰接于压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臂与压杆铰接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压杆的外径;
所述连接槽中设有销轴,所述销轴同时贯穿压杆与压臂,以此构成限位式铰接。即压杆与压臂之间能够产生较小量的相对旋转,相对旋转角度为±10°。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对称开设有两列装载孔,所述金属管呈两列插设于所述两列装载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压臂和压杆均呈两列排布并金属管对应,金属管、压臂、压杆构成正面为型或型的振动传输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的上端均连接至同一块压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载孔内壁与金属管之间还设有弹性胀套,弹性胀套的上端套设有锁紧盘,以此实现金属管在装载孔中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机器人切换盘。机器人切换盘与机器人的机械臂可拆卸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为气动连接、电磁连接、机械扣锁连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探针及探针治具
- 下一篇:一种提高机制砂球形度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