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8553.6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5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邵金进;武东伟;石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5/10;H01Q5/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侯林林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通信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天线覆盖范围局限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天线包括介质基板、折合振子和N个对称振子;介质基板上设有集合线,且集合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折合振子位于集合线的第一端,并与集合线连接;N个对称振子设置在介质基板上,且N个对称振子与集合线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通过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共同实现不同频段的带宽控制,从而有利于增加天线的工作带宽,另外,将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按照一定的尺寸要求进行排布后,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所产生的电磁波能够实现相干叠加,从而能够实现多波束特性,有利于实现天线的全向覆盖范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无线通信设备中,所采用的天线主要以半波偶极子天线为主。半波偶极子天线作为一种常用的窄带天线,具有水平面全向的辐射方向等特点,最大增益一般在2dBi左右。在实际应用中,半波偶极子天线一般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导体构成,且两个导体相互靠近的两端分别与馈电线相连,其中,两个导体长度的总和大致等于其工作频率的一半。随着天线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天线所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随之提高。但是,相较于低频电磁波,在相同传播距离下,高频电磁波的会有明显的衰减,且绕设能力和墙体穿透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但是,由于半波偶极子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与其尺寸高度相关,导致半波偶极子天线只能产生单一频带的波束,且在垂直方向上的增益较低,无法实现全区域的覆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覆盖范围广、有利于实现高增益和多波束特性的天线和通信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介质基板、折合振子和N个对称振子。其中,介质基板上设有集合线,且集合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折合振子设置在介质基板上,折合振子位于集合线的第一端,并与集合线连接。N个对称振子,设置在介质基板上,且N个对称振子与集合线连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天线满足:
在N大于1时,N个对称振子由集合线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设置,且N个对称振子满足:
其中,n为对称振子的序号,且自集合线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顺序递增;R折为折合振子到天线的虚拟顶点的距离;RN为第N个对称振子到天线的虚拟顶点的距离。Ln为第n个对称振子的长度;Ln+1为第n+1个对称振子的长度。Rn为第n个对称振子到天线的虚拟顶点的距离;Rn+1为第n+1个对称振子到天线的虚拟顶点的距离。dn为第n个对称振子与第n+1个对称振子的间距;dn+1为第n+1个对称振子与第n+2个对称振子的间距。τ为天线的集合因子。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折合振子作为对称振子的顶部激励单元,可以实现高频带宽控制。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折合振子的工作频率决定着整个天线的最高工作频率,最长的对称振子的工作频率决定着整个天线的最低工作频率。即整个天线通过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共同实现不同频段的带宽控制,从而有利于增加天线的工作带宽。另外,当需要对天线的工作带宽进行调整时,只需要对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的尺寸等因数进行独立调整即可,从而增加了调整时的便利性。另外,折合振子由于具有较强垂直方向上的辐射增益,且对称振子具有水平面全向的辐射方向等特点。将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按照上述的尺寸要求进行排布后,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所产生的电磁波能够实现相干叠加,从而能够实现多波束特性。因此,通过折合振子和对称振子的叠加,有利于实现天线的全向覆盖范围。例如,当配备有上述天线的无线路由器应用到多楼层结构中时,不仅能够保证同楼层内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还能够提升上、下楼层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