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28156.9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宋京新;龙慧玲;梁安宁;郭新玲;秦凤明;王志勇;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京新;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D5/10 | 分类号: | B24D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蒋杰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冷却 结构 磨具 | ||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包括电镀磨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上设置有排屑槽(2);所述电镀磨片(1)的上端部或下端部设置有进水口(1.1),所述电镀磨片(1)对应其磨削端面处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电镀磨片(1)内设置有输水通道(1.3),所述输水通道(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连通;所述排屑槽(2)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上设置有金刚石镀覆层(3);所述电镀磨片(1)、出水口(1.2)和排屑槽(2)均通过冲压或激光切割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呈环状,并处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外侧壁、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2)包括多个直线槽体(2.2),多个所述直线槽体(2.2)沿所述电镀磨片(1)磨削端面依次等间距布置,多个所述直线槽体(2.2)均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2)还包括多个环形槽体(2.1),多个所述环形槽体(2.1)等间距布置在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上;每个所述直线槽体(2.2)均与多个所述环形槽体(2.1)交叉连通,多个所述环形槽体(2.1)和多个所述直线槽体(2.2)构成网状结构;多个所述环形槽体(2.1)和多个所述直线槽体(2.2)均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处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外侧壁时,每个所述直线槽体(2.2)均竖直或倾斜贯穿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处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上端面或下端面时,每个所述直线槽体(2.2)均沿所述电镀磨片(1)磨削端面的径向依次布置,且贯穿所述电镀磨片(1)磨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处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外侧壁时,每个所述出水口(1.2)均竖直或倾斜贯穿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所述电镀磨片(1)的磨削端面处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上端面或下端面时,每个所述出水口(1.2)均沿所述电镀磨片(1)磨削端面的径向依次布置,且贯穿所述电镀磨片(1)磨削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呈盆状结构,所述电镀磨片(1)内设置有扇叶(4),所述扇叶(4)与所述电镀磨片(1)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基体(5),所述第一基体(5)与所述电镀磨片(1)固定连接;所述电镀磨片(1)的上端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通过螺钉与所述电镀磨片(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基体(7),所述第二基体(7)的下端部向下伸入所述电镀磨片(1)内,并与所述电镀磨片(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磨片(1)的下端部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槽(8),所述凹槽(8)内设置有汇流板(9),所述汇流板(9)通过螺钉穿过凹槽(8)顶部与所述第二基体(7)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汇流板(9)的周侧部与所述电镀磨片(1)下端部的凹槽槽口之间构成喷水口(1.4)。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基体(11),所述电镀磨片(1)罩在所述第三基体(11)的上端,并与所述第三基体(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基体(11)上设置有环形进水端(12),所述环形进水端(12)内设置有多个叶片(10),多个所述叶片(10)沿所述环形进水端(12)依次等间距布置,多个所述叶片(10)均与所述第三基体(11)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进水端(12)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京新;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未经宋京新;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1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