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急救呼叫的电子病历智能生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6287.3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戴亚康;林岐;戴斌;耿辰;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市急救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06F16/34;G06F40/186;G06F40/289;G06F40/295;G10L15/06;G10L15/22;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急救 呼叫 电子 病历 智能 生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针对急救呼叫的电子病历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急救系统中分级响应预案的问答模板对应到急救病历模板的映射关系F:
1-1)筛选分级响应预案的问答模板中的问题分支,列出所有问题的路径;
1-2)根据急救病历模板,选择需要自动生成的条目信息C,该条目信息C至少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P、主诉文本D和现病史文本R;
1-3)在问答模板的所有问题Q与急救病历模板的所有条目信息C之间构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F,以表明针对问题的回答A与急救病历模板中的条目信息C的对应关系;
2)利用语音识别方法将急救呼叫电话的对话记录的语音数据V转换为文字内容T,该语音数据V包括根据问答模板提出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进行的回答;
3)利用实体抽取或关键词典抽取方法,从步骤2)转换得到的文字内容T中提取患者的个人信息P;
4)利用文本摘要方法,从步骤2)转换得到的文字内容T中提取患者的主诉文本D和现病史文本R;
5)根据患者的主诉文本D和/或现病史文本R,利用智能分级方法,评定患者的急救等级L;
6)汇总患者的个人信息P、主诉文本D、现病史文本R以及急救等级L,自动生成患者的电子急救病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急救呼叫的电子病历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2-1)利用过往急救对话数据训练语音识别模型;
2-2)利用语音识别模型,将急救呼叫电话的对话记录的语音数据V转换为文字内容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急救呼叫的电子病历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3-1)预先利用过往数据构建可从文本内容中获得患者的个人信息P的实体抽取算法模型或关键词典抽取算法模型;
3-2)对文字内容T中所包含的某一个问题Qi及对应的回答内容Ai进行如下处理:先利用步骤1)得到的映射关系F获取问题Qi所对应的条目信息Ci,然后判定条目信息Ci是否属于个人信息P;
3-3)若步骤3-2)中的条目信息Ci属于个人信息P,则将与该条目信息Ci对应的问题Qi的回答内容Ai输入预先构建的实体抽取模型或关键词典抽取模型中,从而得到患者的个人信息Pi;
3-4)遍历该文字内容T中所有的问题Q及对应的回答内容A,按照步骤3-2)至3-3)的方法,获得患者所有的个人信息Pal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急救呼叫的电子病历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4-1)预先利用过往数据构建可从文本内容中获得患者的主诉文本D和现病史文本R的文本摘要算法模型;
4-2)对文字内容T中所包含的某一个问题Qi及对应的回答内容Ai进行如下处理:先利用步骤1)得到的映射关系F获取问题Qi所对应的条目信息Ci,然后判定条目信息Ci是否属于主诉文本D或现病史文本R;
4-3)若步骤3-2)中的条目信息Ci属于主诉文本D或现病史文本R,则将与该条目信息Ci对应的问题Qi的回答内容Ai输入预先构建的文本摘要算法模型中,从而得到患者的主诉文本Di和/或现病史文本Ri;
4-4)遍历该文字内容T中所有的问题Q及对应的回答内容A,按照步骤3-2)至3-3)的方法,获得患者所有的主诉文本Dall和现病史文本Ra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市急救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市急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62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