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软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21642.8 申请日: 2020-12-21
公开(公告)号: CN112515029A 公开(公告)日: 2021-03-19
发明(设计)人: 朱冬祥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奚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G3/48 分类号: A23G3/48;A23G3/42;A23G3/36;A23G3/20
代理公司: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代理人: 谢东
地址: 311404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幽门 螺杆 软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软糖及其制备方法,该软糖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洋甘菊70‑150份、桂花30‑50份、蔓越莓10‑50份、甘草酸苷0.5‑2份、淀粉10‑30份、去离子水100‑300份、乙醇10‑50份、魔芋胶0.5‑6份以及大蒜素0.5‑2份。该软糖味道甜美,具有有效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并且不含有化学制剂,减轻了产品对孩子身体产生的化学负担,还解决了孩子吃药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防护以及保健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软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唯一可以在人胃中生存的细菌,类属于微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粪口途径以及口口途径进行传播的,其不容易传染给成年人,但存在容易传染给儿童的风险。经调查统计,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期受到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率高达到50%。虽然多数感染者并无并发症,但是几乎均存在幽门螺杆菌胃炎,其病进一步会引起胃、十二指肠及消化道溃疡与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以及胃癌。研究还指出,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引气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概率将会更高。并且人们在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其还会存活在牙垢与唾液中,使得人们常会出现口臭以及其他牙科症状。这不仅危害了人们的口腔健康,还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以及感染人们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还在实验阶段,医院多采用抗生素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虽然治疗有效,但这不仅对人体有副作用,还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对小孩子而言,这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而在预防方面,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抗幽门螺杆菌的口腔护理产品,诸如牙膏、口服液以及漱口水,但是其普遍都具有复杂的成分、较多的添加剂,并且还存在味道刺激、难以入口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使用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味道甜美以及安全有效的软糖,致力于幽门螺杆菌的预防研究。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软糖,其具体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洋甘菊70-150份、桂花30-50份、蔓越莓10-50份、甘草酸苷0.5-2份、淀粉10-30份、去离子水100-300份、乙醇10-50份、魔芋胶0.5-6份以及大蒜素0.5-2份。

优选地,所述的淀粉选自绿豆淀粉和甘薯淀粉,其中绿豆淀粉与甘薯淀粉的质量比为(7-10):1。

基于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软糖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洋甘菊和桂花的混合精油的制备:将洋甘菊和桂花清洗干净,去掉泥根和树干,剪断洋甘菊的花序和末端软叶状花茎,将其与桂花和去离子水一起放入搅碎机中破碎;然后用筛网进行固液分离,并将残余的洋甘菊和桂花碎渣再次与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破碎并固液分离,反复几次后,将上述固液分离获取的溶液混合;然后加热煮沸、进行蒸馏,即提取出洋甘菊和桂花的混合精油,将其命名为P1;

(2)蔓越莓粉的提取:将蔓越莓清洗干净,挑出腐烂破碎的蔓越莓,将新鲜的蔓越莓放入体积浓度15-30%的乙醇浸泡1-2h,取出晾干,在35-45℃焙干,研磨呈粉末,即得到蔓越莓粉;然后用去离子水加热溶解甘草酸苷,将其加入到蔓越莓粉中搅拌,得到膏状蔓越莓粉,冷冻干燥,为P2;

(3)淀粉乳的调制:首先将大蒜素和乙醇混合均匀,进行超声震荡,直至形成一种均一的混合液,将其命名为P3,备用;然后将绿豆淀粉和甘薯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少量多次的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成均匀地浆液,再进行低温加热,加入魔芋胶,使混合液逐渐化为更粘稠的浆体;然后在快速搅拌下,加入上述步骤中所制备的P1、P2和P3并搅拌均匀,并将其转移至预热好的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减压加热将混合液中的乙醇蒸发出去,然后关闭加热器;

(4)成型包装:将上述制备好的产物倒入不同形状的模具中,然后放入冷藏室冷却;冷却后进行脱模、包装,即可得到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软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奚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奚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