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焊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13576.X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卡工业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焊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焊工装,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拼焊工装包括:支架;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相对于支架可升降地连接,支撑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定位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定位件的两侧,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定位件相配合以从工件内部支撑工件;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与定位件活动连接,支撑装置被配置为当定位件沿支架的高度方向移动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向定位件移动。本发明分离拼焊工装和工件时,定位件运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向定位件移动,这样,实现拼焊工装与工件相分离,不会对工件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拼焊工装。
背景技术
焊接车辆的零部件(如卡车的瓦座)时,利用工装夹持、定位工件后进行施焊。相关技术中,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工件焊接完成后,工装夹具与工件难分离,有时需要对工装夹具或是工件施以较大的力才能使二者相分离,导致脱模后的工件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拼焊工装。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拼焊工装,拼焊工装包括:支架;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相对于支架可升降地连接,支撑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定位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定位件的两侧,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定位件相配合以从工件内部支撑工件;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与定位件活动连接,支撑装置被配置为当定位件沿支架的高度方向移动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向定位件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拼焊工装包括支架和支撑装置。其中,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定位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定位件的两侧。拼焊工件时,利用拼焊工装装夹待拼焊工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定位件相配合以从工件内部支撑工件(如,定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工件内以与工件的底部相抵靠,第一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工件内以与工件的侧部相抵靠,第二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工件内以与工件的侧部相抵靠,即,定位件从工件的底部对其支撑,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从工件的侧部对其支撑)。由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位于定位件的相对两侧,故而,定位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配合,以实现在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及多个维度上支撑、定位工件,以保证工件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尺寸,为拼接后的工件的尺寸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提供结构支撑,可保证工件成型尺寸的精度要求。
进一步地,当工件施焊完成后,分离拼焊工装和工件时,由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与定位件活动连接,故而当定位件沿支架的高度方向移动时,定位件与工件相分离,由于定位件运动,撤去作用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外力,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向定位件移动,这样就能够减小第一支撑件远离定位件的一侧至第二支撑件远离定位件的一侧的距离,使得第一支撑件与工件之间具有间隙,和/或第二支撑件与工件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实现拼焊工装与工件相分离,且不会对工件造成损坏,可保证工件成品质量,提升工件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装置与支架相连接,支架对支撑装置具有支撑作用。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拼焊工装,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定位件朝向第一支撑件的端面形成第一端面,定位件朝向第二支撑件的端面形成第二端面;沿支架的顶部至底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卡工业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库卡工业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3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