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眼球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0660.6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洲;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科锐视(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眼球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眼球结构,包括采集模块、眼球、球窝、磁柱、磁发生装置和驱动组件,眼球活动设置于球窝内,采集模块设置于眼球内;磁柱设置于眼球的尾端,且其轴心线与眼球的轴心线共线;磁发生装置设置于驱动组件上,并通过驱动组件的驱使环绕磁柱转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当采集模块需要调整采集方向时,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磁发生装置环绕磁柱转动至预设位置,然后启动磁发生装置,以产生特定大小、方向及极性的磁力,从而驱使磁柱以眼球为旋转中心点按预设方向偏转预设角度,间接调整眼球按预设方向偏转预设角度,即实现采集方向的调整,可调节范围广泛,采集盲区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眼球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摄像头/机制成成品后,其采集视角将固定,因此导致在采集过程中存在采集盲区,使得应用场景较为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眼球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器人眼球结构,包括采集模块、眼球、球窝、磁柱、磁发生装置和驱动组件,眼球活动设置于球窝内,采集模块设置于眼球内;磁柱设置于眼球的尾端,且其轴心线与眼球的轴心线共线;磁发生装置设置于驱动组件上,并通过驱动组件的驱使环绕磁柱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采集模块需要调整采集方向时,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磁发生装置环绕磁柱转动至预设位置,然后启动磁发生装置,以产生特定大小、方向及极性的磁力,从而驱使磁柱以眼球为旋转中心点按预设方向偏转预设角度,间接调整眼球按预设方向偏转预设角度,即实现采集方向的调整,可调节范围广泛,采集盲区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底座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磁发生装置偏心的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方便调控磁发生装置绕磁柱进行转动。
进一步,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座、蜗轮和蜗杆,固定座设置于底座上,蜗轮套着磁柱,蜗轮的其中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杆的其中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磁发生装置设置于蜗轮的内圈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升角度调节的精度性,以及磁发生装置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驱动组件还包括转角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蜗轮转动角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获知蜗轮的转动角度,然后由此间接推算出磁发生装置的转动角度,以便确保磁发生装置准确转动至预设位置,进一步确保采集模块偏转的精度。
进一步,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底座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座;蜗杆穿设于支撑座上,并与支撑座转动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支撑座主要用于对蜗杆进行支撑,以确保其运行的平稳性,从而确保蜗轮运动的平稳性,进一步确保眼球偏转的精度。
进一步,磁发生装置包括电磁铁和电源,电磁铁设置于蜗轮的内圈中,电磁铁与电源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电磁铁通电后,将产生磁性,从而与磁柱产生同性相吸或异性相斥,以驱动磁柱朝预定方向偏转预定角度,间接驱动眼球朝预定方向转动预定角度,结构简单,操控方便。
进一步,磁发生装置还包括电流调节器,电磁铁、电流调节器和电源依次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流调节器可以调节流向电磁铁的电流的大小,从而调整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的大小,以便更好的调整磁柱的偏转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科锐视(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科锐视(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0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