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0144.3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曲万达;陈丽君;张国栋;张延恢;徐利文;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B60G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车 动力 系统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其中牵引车动力系统包括车架、空气悬架、平衡悬架、电驱桥和中桥。空气悬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车架上;平衡悬架包括板簧,所述板簧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电驱桥连接于所述气囊上,所述气囊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电驱桥升降;所述板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电驱桥上方,所述板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中桥上方,所述板簧用于调节所述电驱桥和所述中桥的轴荷。本发明能够提高中桥的附着力,进而提高整车的爬坡能力,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分布式混合动力牵引车主要由中桥驱动,并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后桥为电驱桥,辅助驱动,由于中桥与后桥由平衡悬架连接,轴荷均分。当爬坡时,中桥附着力不足导致车轮打滑,不仅车辆在爬坡时无法正常行驶,而且车辆行驶安全性较差,影响驾驶者的安全。
基于此,亟需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本发明能够提高中桥的附着力,进而提高整车的爬坡能力,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包括:
车架;
空气悬架,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平衡悬架,其包括板簧,所述板簧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电驱桥和中桥,所述电驱桥连接于所述气囊上,所述气囊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电驱桥升降;所述板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电驱桥上方,所述板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中桥上方,所述板簧用于调节所述电驱桥和所述中桥的轴荷。
作为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气悬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U形,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气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或
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焊接于所述车架。
作为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电驱桥固定架、连接杆和升降板,所述电驱桥安装于所述电驱桥固定架上,且所述板簧的第一端卡接于所述电驱桥固定架;
所述电驱桥固定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安装于所述气囊上方。
作为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中桥固定架,所述中桥安装于所述中桥固定架上,且所述板簧的第二端卡接于所述中桥固定架。
作为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两组V型作用杆,其中一个所述V型作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电驱桥固定架;另一个所述V型作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中桥固定架。
作为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I型作用杆,所述板簧下方设置有两个所述I型作用杆,其中一个所述I型作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板簧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电驱桥固定架;
另一个所述I型作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板簧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中桥固定架。
作为一种牵引车动力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板簧为两组,两组板簧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两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牵引车动力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0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