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膜设备双模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846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鹏;孙若鹏;冯强;卿厚丁;汤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任婷婷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膜 设备 双模 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膜设备双模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一种陶瓷膜设备双模式水处理方法,包括检测原水的水质浊度,当原水的水质浊度小于设定值时,使用全量过滤模式,当原水的水质浊度大于等于设定值时,使用错流过滤模式;所述全量过滤模式包括,往原水箱内注入原水,开启陶瓷膜组件进水阀和清水罐产水阀,开启增压泵,开启絮凝剂计量泵,关闭错流自动阀,通过陶瓷膜组件进行原水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清水存储在清水罐。本申请系统及方法通过双模式转换能够提高原水的浊度耐受性,能够延长陶瓷膜组件在高浊度原水情况下的反冲洗周期;通过气水联合的反冲洗方式能够使陶瓷膜的通量全量恢复,能够有效延长陶瓷膜组件的反冲洗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膜设备双模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膜过滤技术是近年来水体深度处理的主流技术,因其特有的过滤精度,在净水领域、污水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陶瓷膜组件的工作原理是截留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物质、无机物质、泥沙颗粒物质、微生物等,随着过滤时间的累积,膜表面的截留物越来越多,导致膜过滤通量下降,设备的产水量就减少。
因为原水的水源有河流、湖泊、山塘、山间溪流、涌泉等多种类型,水质成分也比较多样化,所以现有的陶瓷膜过滤设备只能针对相应的应用场合去设计运行工艺,当水源水质出现波动,如遇到暴雨或山洪,水源水质发生较大变化(原水浊度由原来的<10NTU,变为>200NTU)时,陶瓷膜设备如果还按照原有的工艺运行,就会导致膜表面污堵迅速,在短期过滤后即需要反冲洗,使得设备的产水效率极低。
申请号为CN20162073176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陶瓷膜过滤装置,其包括储液罐、陶瓷膜过滤器、循环泵、反冲罐、进气管、排气管、单向阀、气动阀、反冲洗管和排空管,该陶瓷膜过滤装置能够对陶瓷膜过滤器进行在线反冲洗,提高了反冲洗效率,进而间接提高了设备的产水效率,但是其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陶瓷膜过滤设备应对水源水质大幅度波动而导致膜表面迅速污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陶瓷膜设备双模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水源水质大幅度波动的情况灵活调整过滤模式,从而提高陶瓷膜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产水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膜设备双模式水处理方法,包括检测原水的水质浊度,当原水的水质浊度小于设定值时,使用全量过滤模式,当原水的水质浊度大于等于设定值时,使用错流过滤模式;
所述全量过滤模式包括,
往原水箱内注入原水,开启陶瓷膜组件进水阀和清水罐产水阀,开启增压泵,开启絮凝剂计量泵,关闭错流自动阀,通过陶瓷膜组件进行原水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清水存储在清水罐;
所述错流过滤模式包括,
往原水箱内注入原水,开启陶瓷膜组件进水阀和清水罐产水阀,开启增压泵,开启絮凝剂计量泵,开启错流自动阀和错流调节阀,通过错流调节阀调节好定额流量,通过陶瓷膜组件进行原水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清水存储在清水罐。
本申请方法能够根据原水的水质浊度采用全量过滤模式或错流过滤模式进行过滤,可提高陶瓷膜组件的适用性,具有灵活可调节的特点,同时也降低了陶瓷膜污染的风险,提高了设备的制水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全量过滤模式及所述错流过滤模式均还包括
当陶瓷膜组件的膜通量小于设定值时,关闭增压泵,关闭膜组件进水阀和清水罐产水阀;开启气水联合反洗进气减压阀和气水联合反洗进气阀以使压缩气体注入清水罐,当压缩气体与清水罐中的清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气水后,打开陶瓷膜组件排放阀以使溶气水流经陶瓷膜组件产水口、陶瓷膜组件进水口后由陶瓷膜组件排放阀排出;持续一定时间后,关闭气水联合反洗进气阀,开启气吹减压阀和气吹阀以使压缩气体由陶瓷膜组件浓水口进入后同污水一同从陶瓷膜组件进水口、陶瓷膜组件排放阀排出;持续一定时间后,关闭气吹阀和陶瓷膜组件排放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8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沥青混合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车联网远程降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