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03685.3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松;高誉阁;杨梦婷;肖媛元;周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太鸿沅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C12P39/00;C12P7/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油 酵母 泡菜 乳酸菌 共生 发酵 制备 含量 亚麻 桐子 方法 | ||
1.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山桐子鲜果经组织破碎和离心分离,获得组织破碎液分离的液体和固态残渣;
(2)将步骤(1)分离的液体经酶法脱胶、高压均质和酶法水解,水解液经离心分离获得水解上清原液和二次水解液;
(3)将步骤(1)分离的固态残渣经酸法水解,混合步骤(2)分离获得的二次水解液,经离心分离得到二次水解原液;
(4)混合步骤(2)获得的水解上清原液和步骤(3)获得的二次水解原液,经调质获得酵母培养基;
(5)利用酵母培养基进行产油酵母发酵4-6h,接种泡菜乳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协同发酵54-64h;
(6)发酵液经离心、压滤后喷雾干燥;
(7)将喷雾干燥的物料微波炒料,高压冷榨获得富ARA山桐子油;
(8)补料半连续式发酵,重复步骤(6)-步骤(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离心分离转速为:800-1000r/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酶法脱胶为:
使用100U/L的8000U/ml磷脂酶或500ml/1000L磷脂酶,在温度50-55℃,剪切压力4-6mpa下处理1-3h;
高压均质的条件为:
均质时间15-45min,均质压力20-30mpa;
酶法水解为:使用100U/L或500ml/1000L的α-淀粉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温度55-65℃,剪切压力8-12mpa下处理1-3h;
离心分离的条件为:转速5000-7000r/min,离心时间30-5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酸法水解为:使用0.2mol/L的稀盐酸水解固体残渣2-4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离心分离的条件为:转速2000-4000r/min,离心时间20-4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调质为:添加谷氨酸至0.1mol/L,添加(NH4)2SO4至0.05mol/L,添加蛋白胨1g/L调节培养基C/N比值至2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接种泡菜乳酸菌为:添加浓度18%(w/w)糖浆,接种5%乳酸,所述接种泡菜乳酸采用菌落数≥1×1010cfu/g的干粉状乳酸菌复合发酵剂或菌落数≥5×109cfu/g的泡菜母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与泡菜乳酸菌共生发酵制备高含量Y-亚麻酸山桐子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
离心条件为:
2500-3100r/min,压滤条件为5-10mpa;
喷雾干燥为:
(a)喷雾机供料前,调节喷雾入口温度达170-190℃,调节喷雾出口温度达70-80℃,调节加热器表面温度达到245-260℃;
(b)喷雾机供料时,调节喷雾出口温度高于100℃,调节供料原液流量至雾化器转速17000-19000rpm;
(c)喷雾机供料后,调节喷雾入口温度低于50℃,在出料口收集干燥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太鸿沅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太鸿沅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6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