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自动钻铆数个舱门集成式工艺装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92011.8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6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洋;杨五兵;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5B11/02;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李晓亮 |
| 地址: | 11016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自动 钻铆数个 舱门 集成 工艺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动钻铆数个舱门集成式工艺装备,其包括框架结构和多个定位结构。其中,所述的框架结构为刚性结构,用于连接定位结构,以及用于与自动钻铆设备定位和夹紧。在各舱门定位区域的连接梁上,针对每个舱门,设置四个定位结构,每个定位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支撑座、V槽夹紧器和压紧器。通过可数个舱门一次性整体加工的自动钻铆工艺装备,由数次的单个舱门加工改进为多个舱门的一次性整体加工,将数次的自动钻铆前期准备和上下架压缩为单次准备和单次上下架,提升自动钻铆综合生产效率;同时可代替多套的舱门工装,节约工装成本。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装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钻铆数个舱门集成式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自动钻铆加工舱门的方式为单个舱门加工,其工作流程如下:前期工艺文件准备和工装准备→上架至设备→运行程序→下架并移交下一站位。其中每个产品的前期准备和上下架用时较长,占用整体加工时间比率大,尤其对于大型自动钻铆加工单个小尺寸的舱门组件,其综合加工效率低,实际设备使用效益低。由此,尽量可多个舱门一次性整体加工,减少前期准备和上下架次数以缩短自动钻铆的停机时间,提升自动钻铆的实际加工效率。本专利的方案为设计成可一次性整体加工数个舱门的自动钻铆工艺装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钻铆数个舱门集成式工艺装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自动钻铆数个舱门集成式工艺装备,其包括框架结构1和多个定位结构2。其中,所述的框架结构1为刚性结构,用于连接定位结构2,以及用于与自动钻铆设备定位和夹紧。
所述的框架结构1包括长方形框架101、第一连接梁102、第二连接梁103、第三连接梁104和第四连接梁105;其中,第一连接梁102、第二连接梁103、第三连接梁104和第四连接梁10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长方形框架101的两长边,形成三个长方形舱门定位区域,其中,第一连接梁102和第二连接梁103之间形成第一舱门定位区域,第二连接梁103和第三连接梁104之间形成第二舱门定位区域,第三连接梁104和第四连接梁105之间形成第三舱门定位区域。
其中,第一舱门定位区域和第三舱门定位区域的宽度相同,且小于第二舱门定位区域的宽度;第一舱门定位区域上方用于连接定位前登机门303,下方用于定位连接定位前服务门305,第二舱门定位区域上方用于连接定位第一货舱门301,下方用于连接定位第二货舱门302,第三舱门定位区域上方用于连接定位后登机门304,下方用于连接定位后服务门306。
在各舱门定位区域的连接梁上,针对每个舱门,设置四个定位结构2,每个定位结构2包括连接结构、支撑座、V槽夹紧器和压紧器。四个定位结构2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各舱门定位区域的连接梁上,各连接结构端部设置有支撑座2-6,各定位结构2的支撑座2-6与舱门的止动接头贴合面平行,支撑座2-6上开设有圆定位孔或长圆定位孔,并与止动接头上的圆孔或长圆孔相对应,通过螺栓2-5穿过支撑座2-6和止动接头以将二者固定;每个支撑座2-6均设置有V槽夹紧器2-7和压紧器2-8,V槽夹紧器2-7设置于支撑座2-6上,用于夹紧固定螺栓2-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针对每个舱门的四个定位结构2中,位于舱门一对角处的两个支撑座2-6分别设置有圆定位孔和长圆定位孔。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自动钻铆数个舱门集成式工艺装备用于数个舱门的自动钻铆一次性整体加工。通过可数个舱门一次性整体加工的自动钻铆工艺装备,由数次的单个舱门加工改进为多个舱门的一次性整体加工,将数次的自动钻铆前期准备和上下架压缩为单次准备和单次上下架,提升自动钻铆综合生产效率;同时可代替多套的舱门工装,节约工装成本。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2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支架
- 下一篇:一种透明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