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底盘测功机的车轮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89851.9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3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飞;马杰;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言鹏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底盘 测功机 车轮 固定 装置 | ||
1.一种用于底盘测功机的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3),所述升降台(3)的顶面滑动设置有两个具有间距的铰接架(4),两个铰接架(4)远离升降台(3)的一端均铰接有用以抱紧轮胎外周面的夹持组件(5),升降台(3)的顶面分别固设有用以调节两组夹持组件(5)间距的第一驱动组件(6)及调节两个铰接架(4)间距的第二驱动组件(7),升降台(3)的下方设有用以调节升降台(3)高度的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的底部设有用以支撑升降机构(2)的底座(1);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多块弧形板(51),所有的弧形板(51)共同构成半环形形状,相邻的两块弧形板(51)之间均固接有弹簧(52),两组夹持组件(5)的凹面相互正对以近似形成环形,两个铰接架(4)的顶端均固设有铰接杆(41),距升降台(3)最远的弧形板(51)与铰接杆(41)铰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伺服电机(61)及第一丝杠(62),第一伺服电机(61)与升降台(3)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丝杠(62)与第一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组夹持组件(5)中靠近升降台(3)的一块弧形板(51)在朝向铰接架(4)的侧面均固设有调节块(512),第一丝杠(62)贯穿两块调节块(512)且与调节块(512)螺纹配合,第一丝杠(62)开设的与两块调节块(512)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第二伺服电机(71)及第二丝杠(72),第二伺服电机(71)与升降台(3)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丝杠(72)与第二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丝杠(72)贯穿两个铰接架(4)且与两个铰接架(4)螺纹配合,第二丝杠(72)开设的与两个铰接架(4)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一个所述铰接架(4)的顶端固设有固定辊(42),固定辊(42)固接有绑带(421),另一个铰接架(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收放辊(43),绑带(421)远离固定辊(42)的一端与收放辊(43)的外周面固接,铰接架(4)背离收放辊(43)的侧面设有用以使收放辊(43)无法自行反向转动的棘轮(81)棘爪(82)机构(8); 所述棘轮(81)背离铰接架(4)的侧面固设有偏离棘轮(81)圆心的摇动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底盘测功机的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滚动连接有多个自锁万向轮(11),所有的自锁万向轮(11)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四角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底盘测功机的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两组连杆组件(21),两组连杆组件(21)分别靠近升降台(3)相互背离的两侧,每组连杆组件(21)包括呈交叉设置的主支杆(211)和副支杆(212),主支杆(211)的中部与副支杆(212)的中部铰接,主支杆(211)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主支杆(211)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214),滑轮(214)与升降台(3)的底面滚动配合,副支杆(212)的一端与升降台(3)铰接,副支杆(212)远离升降台(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214),滑轮(214)与底座(1)的顶面滚动配合,两主支杆(211)共同固设有主支臂(2111),两副支杆(212)共同固设有副支臂(2121),主支臂(2111)、副支臂(2121)之间共同铰接有液压缸(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底盘测功机的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弧形板(51)的内凹侧均固设有多个防滑凸起(511),防滑凸起(511)的顶端呈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底盘测功机的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511)的球形顶端均固设有防滑纹(5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言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言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8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收集电路和电子终端
- 下一篇: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