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9451.8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邸杰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单蕴倩;朱培祺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桂花 茉莉花 茶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每一升饮该饮料料内包括以下原料:茉莉花茶3.2‑4.8克、桂花0.4‑0.6克、麦芽糖醇18‑22克、维生素C 0.2‑0.4克和碳酸氢钠0.3‑0.4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茉莉花茶萃取液:称取茉莉花茶放入萃取机中,加入其重量14‑16倍的水,先高温短时萃取再低温长时萃取,得到茉莉花茶萃取液;制备桂花萃取液:称取桂花放入萃取机中,加入其重量88‑90倍的水,先高温短时萃取再低温长时萃取,得到桂花萃取液;将茉莉花茶萃取液、桂花萃取液与其他原料的溶解液混合均匀,得到的桂花茉莉花茶饮料。本发明所制备的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香味突出,口感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及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气、抗衰老防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功效。多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桂花和茉莉花茶同时泡茶喝具有排毒养颜、清新口气和调节情绪的功效。
目前在市场上,多数桂花或茉莉花茶饮料多为为单纯性茶叶饮料,添加一些调味剂来调节口味、解渴但没有保健功能,而且饮料含糖量高,经常饮用容易导致肥胖和血糖升高。而传统的具有保健功能的桂花或茉莉花茶饮料由于桂花的香味浓郁而掩盖了茉莉花茶的清新香气,并且饮料制备多采用超高温萃取方法,浸提浓缩,致使营养成份损失严重;目前也有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此种方法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同时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着以下缺点:原料中的一些不溶性或难溶性的营养成分不能被充分利用;另外,炮煮或浸提浓缩时是经过离子喷雾干燥,出口温度高达200—220℃,其营养损失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具有香味突出,口感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高温短时萃取和低温长时萃取的两段式萃取方法,使桂花和茉莉花茶的营养充分萃取出来且营养损失少,同时桂花和茉莉花茶香气突出口感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每一升饮料内包括以下原料:茉莉花茶3.2-4.8克、桂花0.4-0.6克、麦芽糖醇18-22克、维生素C 0.2-0.4克和碳酸氢钠0.3-0.4克;
茉莉花茶和桂花分别制成萃取液后,与其他原料的溶解液混合均匀制成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
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以上的桂花茉莉花茶饮料,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茉莉花茶萃取液:按配方比称取茉莉花茶放入萃取机中,加入其重量14-16倍的水,先进行高温短时萃取再进行低温长时萃取,得到茉莉花茶萃取液;
(2)制备桂花萃取液:按配方比称取桂花放入萃取机中,加入其重量88-90倍的水,先进行高温短时萃取再进行低温长时萃取,得到桂花萃取液;
(3)将茉莉花茶萃取液和桂花萃取液与其他原料的溶解液混合均匀,得到的桂花茉莉花茶饮料。
进一步的,步骤(1)中,茉莉花茶高温短时萃取的温度为65-75℃,萃取时间为4-8min;
茉莉花茶低温长时萃取的温度为35-45℃,萃取时间为25-35min。
进一步的,茉莉花茶高温短时萃取2次。
进一步的,步骤(2)中,桂花高温短时萃取的温度为85-95℃,萃取时间为4-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邸杰,未经邸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