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镍铈合金软铜线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8773.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特;张鹏;张佳兵;何专;奚君华;邹本东;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顺超细铜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3/56;C23C18/36;C23C18/18;C23G1/10;C23C28/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33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镍铈 合金 铜线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镍铈合金软铜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表面均无明显残缺的铜线,将铜线放置除油槽内,向除油槽内倒入除油剂对铜线进行除油工艺,15分钟后捞出用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对铜线表面进行抛光处理;2)将抛光后的铜线放置渡液内进行预镀,温度为30℃,渡液为焦磷酸钠、氧化镍、氯酸镍、次磷酸钠、硝酸钾、硫酸铵,在2min后,取出;3)将预镀后的铜线放置电镀液内进行电镀,温度为60℃,电镀液为硫酸镍、氯酸镍、硫酸铈、氧化铈、甲酸、柠檬酸钠、次亚磷酸钠和光泽剂,在4min后取出;4)常温下,将电镀后的铜线放入超声波清水池内清洗3min,清洗后干燥收线。本发明通过低温预镀,避免铜线高温下氧化,焦磷酸钠配合次磷酸钠,提高镀层的腐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镍铈合金软铜线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镍的应用面很广,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在钢铁、锌压铸件、铝合金及铜合金表面上,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腐蚀或起光亮装饰作用;也常作为其他镀层的中间镀层,电镀镍层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高,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
化学镀镍通常是在高温下操作,虽然镍的沉积速度较快,但工艺控制困难,能耗高,镀液易挥发、稳定性差,次亚磷酸盐的利用率低,同时高温操作对软化点低和高温下易变形的材料施镀,会引起基体的变形和改性,且现有的镀镍与铜基体形成的合金层不够均匀,镀层容易脱落,且光泽度持续时间不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镀镍铈合金软铜线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镀镍铈合金软铜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表面均无明显残缺的铜线,铜线为40-60份,将铜线放置除油槽内,向除油槽内倒入除油剂对铜线进行除油工艺,15-25分钟后捞出用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对铜线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2)将抛光后的铜线放置渡液内进行预镀,温度为30-50℃,渡液包括焦磷酸钠10-30份、氧化镍30-40份、氯酸镍20-45份、次磷酸钠10-20份、硝酸钾5-30份和硫酸铵15-30份,在预设时间后,取出,在电镀前先进行预镀,提高铜线的耐腐蚀性,硫酸铵为惰性物质,不易与活性物质反应,且硫酸铵可溶性极好,可形成高盐环境,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Ni极易与碱形成溶度积较小的碱性沉淀,硫酸铵配合硝酸钾,可加速镍的镀速,可作为加速剂,弥补低温下的镍离子还原的活化能降低,焦磷酸钠配合次磷酸钠可作为络合剂,加速剂与络合剂一起形成有利于电子导通的混合配体配合物,可减少镀层晶粒大小,提高镀层的腐蚀性;
3)将预镀后的铜线放置电镀液内进行电镀,温度为60-90℃,电镀液包括硫酸镍20-40份、氯酸镍30--45份、硫酸铈20-40份、柠檬酸钠10-20份、氧化铈35-45份、甲酸10-15份、次亚磷酸钠10-20份和光泽剂5-15份,在预设时间后取出,在预镀后的铜线上继续镍铈电镀,铈的合金耐高热且铈还可作为发光增强剂,铈元素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科研生产的各个领域,甲酸具有强还原性,次亚磷酸钠具有催化剂和稳定剂的特性,配合甲酸可加速镍和铈形成螯合物,配合柠檬酸钠可加固镍和铈形成螯合物的稳定性,提高延展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抗变色能力;
4)常温下,将电镀后的铜线放入超声波清水池内清洗3-5min,清洗后干燥收线。
优选的,对步骤1中,抛光后的铜线放置酸洗设备内进行酸洗,向酸洗设备内导入与铜线固液质量体积比4:1的酸洗液,酸洗时间为20-45min,酸洗液为盐酸15-25份、硫酸10-20份、亚硝酸盐1-4份和硼酸盐5-9份,用来去除铜线上残留的除油剂和铁锈等杂质,硫酸可与铁锈反应去除铁锈,亚硝酸盐具有强防蚀性,由于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缓蚀剂,硼酸盐的去污效果强,亚硝酸盐配合硼酸盐,去除除油剂的同时还可减少酸洗对铜线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顺超细铜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顺超细铜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