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匣钵的干法压制成型方法、设备及匣钵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6600.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松君;张德荣;余锐平;邱昭午;潘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B28B7/00;B28B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李素兰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匣钵 压制 成型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匣钵的干法压制成型方法,其包括:将匣钵粉料按照预设高度布料在模框、底部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的模腔中;底部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将位于其上方的匣钵粉料分为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边粉料集合体;将上模芯压下到所述模腔的上表面;将所述侧部下模顶起预设高度,形成预压坯体;将所述上模芯向所述模腔压下,并维持底部下模芯和侧部下模不动,通过上模芯将所述预压坯体压制形成匣钵。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匣钵的干法压制成型设备和一种匣钵。实施本发明,可有效提升匣钵不同位置的均匀性,防止其成型断裂,减少成型裂纹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机及压机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匣钵的干法压制成型方法、设备及匣钵。
背景技术
匣钵是一种常见的窑具,其一般具备底部和侧边,其底部一般为矩形或圆形。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匣钵具备较优的耐火度、高温结构强度和热稳定性。这些特性的保证依赖于良好的压制,一者匣钵需要压制均匀,致密度一致;二者匣钵不应有裂纹等缺陷。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均匀性、致密度,一般采用等静压成型工艺成型匣钵(如CN109551612A);但等静压成型效率低,且设备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干压成型法进行成型,具体的,选用特定形状的模具,并通过上模芯或上、下模芯共同压制得到匣钵。如在CN111574227A中,其用特定形状的模具、上压头和下压头压制成型匣钵,在压制时,采用上下对压的形式压制,然后采用下压头顶出。然而,这种压制形式往往难以保证均匀性,容易造成侧边与底部连接处破裂或形成裂纹缺陷,导致匣钵的高温结构强度下降。此外,这种模具形式固定,难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匣钵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匣钵的干法压制成型方法,其可有效提升匣钵的均匀性,提升其强度,且易于控制,对设备要求低。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匣钵压制成型设备。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匣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匣钵的干法压制成型方法,其包括:
将匣钵粉料按照预设高度布料在模框、底部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的模腔中;底部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将位于其上方的匣钵粉料分为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边粉料集合体;
将上模芯压下到所述模腔的上表面;
将所述侧部下模顶起预设高度,形成预压坯体;
将所述上模芯向所述模腔压下,并维持底部下模芯和侧部下模不动,通过上模芯将所述预压坯体压制形成匣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
压制结束后,提起上模芯,降下模框,取出匣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包括
(1)确定匣钵底部的厚度Ts、侧边的高度Hs和压缩比ε;
(2)将侧部下模和模框移动至初始位置,以使底部下模芯、侧部下模和模框围合形成模腔;所述模腔包括容纳底部粉料集合体的第一模腔和容纳侧边粉料集合体的第二模腔;
其中,第一模腔的深度Hp和第二模腔的深度Tp为:
Hp=εTs
Tp=εHs
其中,Hp为第一模腔的深度,Tp为第二模腔的深度,ε为压缩比,Ts为匣钵底部的厚度,Hs为匣钵侧边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6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网带电设备巡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维打印下的外部轴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