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85845.6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苟荀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浩昌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王瑞娟 |
| 地址: | 0636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废油 过滤 设备 | ||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包括有储油箱、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将壳体分为前后壳体的第一分隔板,前壳体内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油渣收纳壳体和过滤壳体,过滤壳体内设置有油渣分离转子,油渣分离导向板,油水分离器,过滤壳体与储油箱连通处设置有由油渣分离转子转速控制的间歇阀门单元,油渣收纳壳体内设置有同步工作的传送带与夹持圈,后壳体设置有传动单元,它结构紧凑,各部件工作同步,可以显著提升效率,过滤过程中全封闭,无异味飘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油过滤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油品来辅助设备生产,比如液压油、齿轮油、机油、润滑油等等,这些油品使用时间过长后,往往会混入诸多固体颗粒、铁屑、杂质和水份成为废油,严重影响使用性能,长时间不更换更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可是定期更换油品,又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现代工业一般采用过滤机将废油回收利用,所以基于环保和节约成本的考虑,需要一种既有固液分离功能,也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过滤设备。
在CN111995153A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环保设备”的专利,它公开了设备壳体,分流过滤网、废渣收容箱,其不足在于:1.它结构不够紧凑,占空间大,电机设置过多,不能实现各组件同步工作,效率较低;2.它使用过滤网过滤固体杂质,过滤网作为消耗品,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将壳体分为前后壳体的第一分隔板,前壳体内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油渣收纳壳体和过滤壳体,油渣收纳壳体与过滤壳体左右相邻,在壳体上或壳体内还设置有储油箱,储油箱与过滤壳体连通且位于过滤壳体上方;
过滤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油渣分离转子、油渣分离导向板、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油渣分离转子位于储油箱与过滤壳体连通处的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出渣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出油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出口与油渣收纳壳体连通,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出口通过传油单元与油水分离器连通,油水分离器的出油管和出水管分别延伸出壳体;
储油箱与过滤壳体的连通处为第一通道,在第一通道开口位置设置有由油渣分离转子转速控制的间歇阀门单元;
后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油渣分离转子、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的动力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油渣分离转子包括有若干转叶结构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入后壳体且固接有第三蜗杆,伸入后壳体的第一转轴上还固接有第四锥齿轮,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伸入过滤壳体且固定有若干转叶结构;
所述转叶结构均包括有底板和垂直于底板且固接在底板上的四个侧板,底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其中一个侧板固接在第一转轴上,随第一转轴转动,底板靠侧板的一面位于第一通道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油渣分离导向板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油渣分离导向板包括有导渣板和导油板,所述导渣板与导油板呈一定夹角固接,导渣板和导油板固接位置的中轴线位于油渣分离转子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传油单元包括有传油腔室,传油腔室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导油板出口位于与传油腔室正上方并与传油腔室连通,传油腔室内的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伸入后壳体,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结,另一端伸入传油腔室并固接有第一叶轮,传油腔室侧壁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的侧壁固接并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浩昌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浩昌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