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5272.7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宋鹤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石油 污染 土壤 修复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组分:蛭石、珍珠岩、草木灰、水泥、松针土、酒糟、植物秸秆、真菌、保湿剂和动物粪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各组分的用量分别为:1~5份蛭石、10份珍珠岩、5~15份草木灰、5~10份水泥、5~12份松针土、1~5份酒糟、20~30份植物秸秆、5~10份保湿剂和10~25份动物粪便;所述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中真菌的活菌数≥106cfu/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羟乙基纤维素、粉煤灰、聚天门冬氨酸、甲基丙烯酸酰胺和壳聚糖的混合物;
所述羟乙基纤维素、粉煤灰、聚天门冬氨酸、甲基丙烯酸酰胺和壳聚糖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20~30):(0.5~2):(10~12):20:(20~30);
所述植物秸秆的粒径≤10mm;所述水泥的pH值7~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为刺孢小克银汉菌、白腐真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复合真菌;所述复合真菌中刺孢小克银汉菌、白腐真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活菌数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秸秆的粒径为1~5mm;所述植物秸秆以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形式提供。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为:将所述滨海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直接喷洒于待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所述土壤修复剂的质量为土壤质量的3~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含盐量为5.6~6.6g/kg,pH值为7.5~8;所述待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含水量为75~85%。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在≤37℃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2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