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层厚度可控的PA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4756.X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路卫卫;蔡会武;刘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3/12;C08K9/10;C08K3/24;C08F292/00;C08F220/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 可控 pamma bt pp 纳米 复合 电介质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学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壳层厚度可控的PA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及制备方法;1)在钛酸钡BT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自由基聚合制备PMMA@BT纳米颗粒;2)将PMMA@BT纳米颗粒和聚丙烯PP,熔融共混15min得到样品;3)将样品剪成小块试样,采用热压机在190℃、125MPa下热压成型得到P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均匀核‑壳结构、壳层厚度可调以及分散良好的特性,且该电介质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出色的柔韧性,介电损耗小,极化强度大,击穿强度和电介质薄膜的介电性能协同上升;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壳层厚度可控的PA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气工业的发展和电子能源系统的高性能需求,有机薄膜电介质电容器因其微/ 纳秒级的充放电速度、宽广的温谱和频谱稳定性、优异的耐压和柔韧特性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当今广泛研究的电介质薄膜大多采用铁电类聚合物(如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作为基体,由于其本征的铁电性损耗,这类复合电介质均具有难以克服的充放电效率低、发热集中易击穿等问题;而利用具有线性充放电特性的非极性聚合物(如聚丙烯(PP))作为复合电介质基体,又具有ε低(≈2.2)、加工制备困难、复合电介质微观均匀性和界面特性难以控制等缺点。因而如何实现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ε和电Eb的协同提升是实现其储能密度提升的关键,也是当前电极化储能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壳层厚度可控的PA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及制备方法,纳米材料具有均匀核-壳结构、壳层厚度可调以及分散良好的特性,且该电介质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出色的柔韧性,介电损耗小,极化强度大,击穿强度和电介质薄膜的介电性能协同上升;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壳层厚度可控的PA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钛酸钡BT纳米颗粒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自由基聚合制备 PMMA@BT纳米颗粒;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钛酸钡BT质量比为0.2~0.75;
2)将PMMA@BT纳米颗粒和聚丙烯PP,在190℃、转速为60r/min条件下熔融共混15min得到P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样品;所述PMMA@BT/PP中,PMMA@BT/的质量分数为5~15%;
3)将样品剪成小块试样,采用热压机在190℃、125MPa下热压成型,循环排除气泡,保压10min后取出,得到PMMA@BT/PP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将钛酸钡纳米颗粒干燥后与H2O2水溶液混合,钛酸钡质量与H2O2体积比为20g: 100mL超声分散处理30min后,在105℃温度下搅拌5h,冷却至室温,经离心固液分离,固体依次经洗涤、离心、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得到HO-BT纳米颗粒;
1.2)将HO-BT纳米颗粒和甲苯混合,超声分散30min得到混合液;用冰醋酸调节混合液pH值为4;向混合液中缓慢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HO-BT纳米颗粒质量与甲苯体积比为15g:100mL;硅烷偶联剂KH-550的加入量为4g/100mL甲苯;然后通入氮气,80℃下搅拌24h,冷却至室温,经离心固液分离,取固体用甲苯洗涤、离心;真空干燥、研磨得到 APS-BT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4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加工用金属轴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洄游鱼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