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杆驱动弯度可变的变形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2267.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鑫宇;蔡清青;聂旭涛;张伟;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48 | 分类号: | B64C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杆 驱动 弯度 可变 变形 机翼 | ||
1.一种基于连杆驱动弯度可变的变形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本体、连杆驱动组件以及转轴连接组件,所述机翼本体包括机翼模块Ⅰ(1)、机翼模块Ⅱ(2)、机翼模块Ⅲ(3)以及机翼模块Ⅳ(4),所述机翼模块Ⅰ(1)为固定段;所述连杆驱动组件设置于机翼本体内部,包括滑块(5)、驱动连杆(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转轴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
所述机翼模块Ⅱ(2)与机翼模块Ⅰ(1)通过第一转轴(9)铰接,机翼模块Ⅱ(2)与机翼模块Ⅰ(1)的铰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Ⅰ和机翼模块Ⅱ(2)横轴中心线上;机翼模块Ⅲ(3)与机翼模块Ⅱ(2)通过第二转轴(10)铰接,机翼模块Ⅲ(3)与机翼模块Ⅱ(2)的铰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Ⅲ(3)和机翼模块Ⅱ(2)横轴中心线的下方;机翼模块Ⅳ(4)与机翼模块Ⅲ(3)通过第三转轴(11)铰接,机翼模块Ⅳ(4)与机翼模块Ⅲ(3)的铰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Ⅲ(3)和机翼模块Ⅳ(4)横轴中心线的上方;
所述滑块(5)安装于机翼模块Ⅰ(1)上,并与机翼模块Ⅰ(1)滑动连接,滑块(5)与机翼模块Ⅰ(1)的连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Ⅰ(1)后半段且于机翼模块Ⅰ(1)横轴中心线上方;驱动连杆(6)的一端端部与滑块(5)铰接,其另一端端部与第二转轴(10)铰接;第一连杆(7)的一端端部铰接于机翼模块Ⅰ(1),其另一端端部铰接于机翼模块Ⅲ(3);第一连杆(7)与机翼模块Ⅰ(1)的连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Ⅰ(1)后端且于机翼模块Ⅰ(1)横轴中心线下方,第一连杆(7)与机翼模块Ⅲ(3)的连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Ⅲ(3)前端且于机翼模块Ⅲ(3)横轴中心线上方;第二连杆(8)的一端端部铰接于机翼模块Ⅱ(2),其另一端端部铰接于机翼模块Ⅳ(4);第二连杆(8)与机翼模块Ⅱ(2)的连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Ⅱ(2)中间位置且于机翼模块Ⅱ(2)横轴中心线之下,第二连杆(8)与机翼模块Ⅳ(4)的连接位置位于机翼模块Ⅳ(4)前端且于机翼模块Ⅳ(4)横轴中心线之下;由此,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形成交叉结构,驱动连杆(6)与第一连杆(7)形成交叉结构;
当滑块(5)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机翼模块Ⅰ(1)做沿水平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时,在连杆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机翼模块Ⅱ(2)、机翼模块Ⅲ(3)以及机翼模块Ⅳ(4)分别绕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转动一定角度,机翼本体形成指关节式运动的弯度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2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料理机
- 下一篇:通俗腔蚓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多态性引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