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打靶算法的J2摄动Lambert问题求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1379.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K9/62;G06F17/1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神经网络 打靶 算法 j2 摄动 lambert 问题 求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打靶算法的J2摄动Lambert问题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始末端位置矢量和飞行时间,利用普适变量法求解二体Lambert问题,得到始端速度初值,并基于得到的始端速度初值进行轨道递推,获取J2摄动干扰下的末端位置误差;
2)根据步骤1)得到的末端位置误差及初始条件中的始末端位置及飞行时间,利用训练得到的深度神经网络预估始端速度初值的误差,并以此为校正量修正步骤1)得到的始端速度初值,得到修正后的始端速度初始猜测值;
3)利用基于差分近似的牛顿迭代打靶算法对始端速度初始猜测值进行打靶修正,直至末端位置精度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打靶算法的J2摄动Lambert问题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根据航天器的始末端位置矢量(r0,rf)和飞行时间tof,利用普适变量法求解二体Lambert问题,得到始端速度初值v0;
v0=L(r0,rf,tof)
式中,L表示Lambert求解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打靶算法的J2摄动Lambert问题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根据得到的始端速度初值v0和已知的始端位置r0进行轨道递推,递推时间等于飞行时间,递推动力学模型采用J2摄动动力学模型,得到航天器实际到达的末端位置和速度矢量(ra,va),结合已知理想末端位置rf得到末端位置误差Δrf=rf-r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打靶算法的J2摄动Lambert问题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以始端位置矢量r0和基于二体Lambert问题求解得到的始端速度初值v0、飞行时间tof及简单二体动力学下开普勒解的末端位置误差矢量Δrf为输入,简单二体动力学下开普勒解的始端速度误差矢量Δv0为输出,且所有位置和速度矢量均采用球坐标描述;始端速度初始猜测值为vd=v0+Δv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打靶算法的J2摄动Lambert问题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获取步骤具体如下:
21)随机生成初始轨道状态和飞行时间[r0;vs0;tof];
22)将初始状态[r0;vs0]在J2摄动动力学模型下递推,得到末端状态[rf;vf];
23)基于始末端状态和飞行时间参数,通过求解二体Lambert问题,计算始端速度初值v0;
24)以始端位置和始端速度初值为初始状态[r0;v0],在J2摄动动力学模型下递推,得到实际末端位置ra;
25)计算始端速度初值v0和末端位置ra的误差,Δv0=vs0-v0,Δrf=rf-ra;
26)以始端位置矢量r0和始端速度初值v0、飞行时间tof及末端位置误差矢量Δrf为输入,始端速度初值的误差矢量Δv0为输出,形成训练样本,且所有矢量均在球坐标系下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3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督察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 下一篇:可潮湿面固化的单组分硅烷化环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