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79689.2 申请日: 2020-12-15
公开(公告)号: CN112616556B 公开(公告)日: 2023-05-30
发明(设计)人: 张俊;颜新培;李一平;廖模祥;邵元元;黄晓强;夏伶俐;张晓;黄仁志;叶添梅;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40;A01G18/20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代理人: 赵徐平
地址: 410127 湖南省长沙市***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实验室 智能化 栽培 管理 提高 效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包括步骤:桑黄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桑黄液体菌种间断式扩繁培养,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智能化发菌、出菇栽培管理等步骤。本发明桑黄菌丝体、子实体培养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多糖、三萜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高。本发明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远程灵活全天候精准控制,使菌丝满袋时间缩短到40d左右;菌包开口后桑黄子实体培养周期缩短到70d左右,相比于现有技术栽培方法缩短了60d以上,本发明方法生物转化率高,子实体产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桑树桑黄是一种生长于桑树的名贵中药材,作为中药入药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经》均有详细记载,《神农本草经》将桑黄描述为“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因此桑黄有“森林黄金”之美称。目前国内许多机构保藏有桑黄菌种并开展了系列研究。桑黄抗癌的作用,最早由1968年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公布,该实验表明野生桑黄子实体的水提物对小鼠肉瘤S180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高达96.7%,在十几种菌类中排名第一。桑黄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和三萜等物质,具有治疗前列腺炎、治疗痛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方面功效。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桑黄多糖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领域中效率最高的真菌。国内外各大药厂最近几年也纷纷投入巨资研制桑黄系列抗癌新药,对桑黄的需求越来越大。致使国内各产地药农掠夺性采集,野生桑黄资源已经极其稀少,近乎绝迹,因此通过人工培植来弥补野生资源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

桑黄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日本和韩国起步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技术。我国研究桑黄自上世纪末兴起,由于高端的栽培技术日本和韩国作为专利,保护甚为严密,加之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力量比较薄弱,人工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在桑黄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筛选,菌丝的培养以及子实体生长培养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少数桑黄种类已经栽培成功,但人工栽培难度大、生长周期长,易受杂菌污染、无法实现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栽培,品质差因而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桑黄智能化栽培仍属空白。

例如,公开号为CN10826439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桑黄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需要接种6个月才能采摘子实体,培养周期较长,并且其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粮食种子作为栽培种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此外,采用粮食种子作为培养基质,其自身也会生长发育,营养损耗非常大,不利于活性成分积累。

申请号为ZL201410105124.6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葛根渣作为辅料添加到椴木菌袋中,便于桑黄菌丝快速定植萌发,减少菌袋的污染率,提高桑黄菌袋成品率。但该方法没有解决桑黄子实体生长过程缓慢,且出菇整齐度不高的问题。

申请号为200410041704.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桑黄人工高产栽培方法及桑黄子实体的应用,该发明采用袋料栽培,为了解决培养基营养供给不充分,子实体发育较小、易染杂菌等问题。在培养基中添加了生长素,生长素的添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基的问题,而且生长素的添加对桑黄的品质有影响,同时不利于桑黄的天然生长。

申请号为201710265348.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桑黄多糖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基质料配制、装袋、高温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大田出菇管理和采摘步骤;其多糖含量提高10-15%并不能够满足需求。

公开号CN10799628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桑黄的方法,其秘地为模拟桑黄的野生生长环境,得到高品质的桑黄,且产量可观;为桑黄的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提供了一种途径。然而,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栽培的桑黄黄酮含量仅为2.7%左右,得到的桑黄品质较低。

此外,全世界每年大约形成1000~2000亿吨植物有机质,其中有一半是纤维素物质,我国每年仅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作物残渣约有7亿吨,这些废弃物既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又污染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未经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