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9689.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颜新培;李一平;廖模祥;邵元元;黄晓强;夏伶俐;张晓;黄仁志;叶添梅;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4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410127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智能化 栽培 管理 提高 效率 方法 | ||
1.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桑黄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将活化的桑黄斜面母种接种到桑黄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后,在温度26℃下培养7-10d提质优化,并选择生长速度快,浓密旺盛,边缘整齐的菌种,备用;所述每1L桑黄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包括:200-230g土豆,20-24g葡萄糖,0.2-0.4g木质素,1.1-1.3gMgSO4,1.4-1.6gKH2PO4,1.0-3.0ml木醋液,16.0-18.0g琼脂,余量水;且pH为6.0;
(2)桑黄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的菌种接种到桑黄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内采用间断式震荡培养,得到优质稳定的液体桑黄菌种;所述每1L桑黄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包括:200-230g土豆,18-20g水溶性黄豆饼粉,0.03-0.05g褪黑素,1.1-1.3gMgSO4,1.4-1.6gKH2PO4,0.4-0.6ml木醋液,余量为水;且pH为7.0;
(3)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将摇匀的液体菌种采用聚乙烯袋进行接种,然后移入发菌室内恒温恒湿恒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所述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分数原料:40%-50%桑枝木屑、12%-15%甘蔗渣、12%-15%杏鲍菇菌渣、15%-20%麦麸、7%-10%蛹虫草饼渣、1.0%石膏粉、1.0%石灰粉;
(4)发菌管理:接种前对接种室、发菌室及出菇室定期消毒;菌包发菌30-40%后每天通风2次,每次10min;接种培养30-35d,待栽培袋内菌丝大量出现突起的淡黄色瘤状突起时,将菌袋移至出菇室,所述出菇室恒温26-28℃、恒湿90-95%、恒CO2浓度500-600ppm条件下培养10d后再进行开口出菇管理;
(5)出菇管理:在菌袋中下部开一个开口,手机远程控制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精准控制,温度在26-28℃,湿度在90-95%,CO2浓度600-1200ppm,内光照强度保持80-150lux,每天光照时间3-5h,培养15-20d;之后每天通风3次,每次20-30min,每天光照8-10h,继续培养35-40d,当桑黄子实体由橙黄色转成深黄色,边缘硬化,获得新鲜桑黄子实体;
(6)对栽培室进行持续通风和升温,使栽培室湿度下降后,待湿度降至50%以下,让子实体表面风干2d后再统一采收,得到成熟桑黄子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震荡培养为:在黑暗环境中,温度26℃下静置培养1d,自第2天起每天160~180r/min高速振荡22~23h、60~80r/min低速振荡1~2h,持续6-8d。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聚乙烯袋为17cm×33cm×0.05cm 的聚乙烯菌袋,聚乙烯袋中间插入13CM长顶端壁上带孔的塑料打孔器,且套有菌环和菌盖封口;
接种前将聚乙烯袋在121℃下高压灭菌时间为3.0-3.5h,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打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消毒方法为每天进行22h紫外灯照射和2h时臭氧消毒,连续25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开口为长8.0-10.cm,宽2.5-3.0cm的马蹄形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未经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6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