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手机架支撑夹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79671.2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机架 支撑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架支撑夹,属于手机附件技术领域。车载手机架支撑夹用于安装在车载空调出风口导风板上,包括壳体、夹臂组件以及调节件。壳体内侧设置有导滑部,导滑部所在的直线与第一方向具有夹角。夹臂组件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滑动连接,至少一个传动部设置有弧面配合部和滑动部,滑动部与导滑部相配合。调节件套设于夹臂组件,调节件的内侧壁凸设有传动块,传动块与弧面配合部相配合,调节件相对于壳体转动,传动块沿第一方向抵推于弧面配合部,以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沿第一方向滑动的同时,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操作方便、省力,锁紧后结构牢固,不易松开。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手机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架支撑夹。
背景技术
车载手机支架是在车辆上用来固定手机的一种支架。方便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将手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方便拿取或者直接进行操作。例如,在开车过程中接听电话、使用手机进行导航等。
车载手机支架设置在车辆上时,可以借助于车辆内部现有的结构。例如,可以固定在车载空调的出风口导风板上。当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车载空调的出风口时,需要借助于和出风口导风板相匹配的出风口支撑夹进行固定。现有的出风口支撑夹通常需要繁琐的操作才能固定到出风口导风板上,或者操作简单的出风口支撑夹提供的夹持力度不够,导致夹持的稳定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架支撑夹,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架支撑夹,用于安装在车载空调出风口导风板上,包括壳体、夹臂组件以及调节件。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开设的容置腔,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导滑部,导滑部所在的直线与第一方向具有夹角。夹臂组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的嵌设于容置腔且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且均包括相对的夹持部和传动部,夹持部凸出于壳体,至少一个传动部设置有弧面配合部和滑动部,滑动部与导滑部相配合。调节件可转动的嵌设于容置腔且套设于夹臂组件,调节件的内侧壁凸设有传动块,传动块与弧面配合部相配合,调节件相对于壳体转动,传动块沿第一方向抵推于弧面配合部,以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沿第一方向滑动的同时,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弹性连接于夹臂组件和壳体之间,以使夹臂组件具有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运动的趋势,当夹臂组件沿第三方向运动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沿第二方向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弧面配合部包括平滑过渡的螺旋弧面段和平面段,平面段相对于螺旋弧面段靠近于夹持部;
当传动块抵推于螺旋弧面段时,调节件能够驱动夹臂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当传动块抵推于平面段时,夹臂组件相对于壳体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固定连接于壳本体内侧的导滑块,壳本体沿第一方向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导滑部倾斜设置于导滑块的外侧壁,且导滑部靠近开口的一端与调节件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导滑部远离开口的一端与调节件的中心轴线的距离,传动部嵌设于容置腔,夹持部穿设于开口。
进一步地,导滑块为锥形块且沿第一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靠近于开口,第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横截面面积。第一夹臂的传动部和第二夹臂的传动部均开设有凹槽,第一夹臂传动部的凹槽与第二夹臂传动部的凹槽能够形成与导滑块相匹配的锥形槽,锥形槽开口端的尺寸小于锥形槽槽底的尺寸,滑动部沿第一方向设置于锥形槽的内侧壁。
进一步地,壳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扣合形成容置腔,导滑块固定连接于后壳,开口开设于前壳。
进一步地,前壳的侧壁沿周向开设有让位孔,调节件的外侧壁凸设有推杆,推杆穿设于让位孔,且能够在让位孔内沿调节件的周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