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保鲜膜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9125.9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路桥瑞康家庭用品厂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18;B32B27/08;B32B27/06;B32B33/00;C08L23/06;C08L5/08;C08L89/00;C08K13/06;C08K9/12;C08K3/015;C08K5/134;C08K3/26;C08K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保鲜膜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保鲜膜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保鲜膜及其制备工艺。一种抗菌保鲜膜依次包括厚度比为(2~3):(1~2):(1~3):(1~2):(2~3)的第一基层、第一稳固层、连接层、第二稳固层和第二基层,第一基层、第一稳固层、连接层、第二稳固层和第二基层中的配料相互作用;抗菌保鲜膜的制备工艺为:分别将第一基层、第一稳固层、连接层、第二稳固层和第二基层中的配料进行混炼,然后通过流延挤出、冷却、切边、引边、收卷后制成抗菌保鲜膜。本申请产品可用于包裹食物果蔬,以延缓食物果蔬的变质,其具有高效抗菌的优点;另外,本申请的制备工艺具有简单清洁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保鲜膜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保鲜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保鲜膜是一种塑料包装制品,通常以乙烯为母料通过聚合反应制成,主要用于微波炉食品加热、冰箱食物保存、生鲜及熟食包装等场合,在家庭生活、超市卖场、宾馆饭店及工业生产的食品包装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保鲜膜可对食物进行包裹,使食物方便保存,也能防止食物中的水分散发,使食物不失原有鲜味;另外,保鲜膜也有助于食物免受外界细菌的感染。但是目前的保鲜膜不具备抑菌效果,而人类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会沾染微生物,从而使被包裹的食物也沾染微生物,另外,食物自身也会霉变产生微生物。
上述相关技术中,由于保鲜膜不具有抗菌效果,会使食物表面的微生物迅速繁殖,影响食品的保存时间,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保鲜膜的抗菌效果,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保鲜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保鲜膜,依次包括厚度比为(2~3):(1~2):(1~3):(1~2):(2~3)的第一基层、第一稳固层、连接层、第二稳固层和第二基层;
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均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低密度高压聚乙烯2~10份、高密度低压聚乙烯85~96份、载银硅酸盐1~6份、羟苯丙酯或者乙基香草醛2~3份,甲壳素1~3份、细菌素0.2~0.4份、食用明胶6~8份、水滑石0.2~0.5份、乙烯脱除剂0.1~0.3份;
第一稳固层和第二稳固层均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低密度高压聚乙烯2~10份、高密度低压聚乙烯85~96份、载银硅酸盐1~6份、羟苯丙酯或者乙基香草醛1~2份、甲壳素1~3份、食用明胶3~6份、水滑石0.1~0.3份、乙烯脱除剂0.1~0.3份;
连接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高密度低压聚乙烯94~99份、载银硅酸盐1~6份、食用明胶2~4份、水滑石0.1~0.3份、乙烯脱除剂0.1~0.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不吸湿并具有好的防水蒸汽性,可用于包装用途,故采用聚乙烯为基料制备保鲜膜;将抗菌保鲜膜分为五层,且五层的配料有所不同,五层配合使用后可大幅提高保鲜膜的抗菌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可达到对食物进行保质保鲜的目的。
低密度高压聚乙烯和高密度低压聚乙烯配合使用,可使抗菌保鲜膜具有优良的结晶度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食用明胶属于两性电解质,是天然的乳化剂和稳定剂,水滑石属于层状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流变性,将适量食用明胶与水滑石加入低密度高压聚乙烯和高密度低压聚乙烯中可以提高抗菌保鲜膜延展性及可变形性,使抗菌保鲜膜更好地包裹食品或者器皿,进而提升抗菌保鲜膜的使用性能;另外,由于水滑石为层状结构,水滑石与聚乙烯混合后可以增大保鲜膜对各类抗菌剂的负载率,进而有利于优化保鲜膜的抗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路桥瑞康家庭用品厂,未经台州市路桥瑞康家庭用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