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转录因子ZmGBF1基因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78966.8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丽茹;鲁晓民;王振华;张新;王国瑞;张前进;郭书磊;魏昕;魏良明;郭金生;邓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C12N15/66;A01H5/00;A01H5/1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转录 因子 zmgbf1 基因 及其 表达 载体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育种领域,涉及玉米新品种的培育,特别是指玉米转录因子ZmGBF1基因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育种领域,涉及玉米新品种的培育,特别是指玉米转录因子ZmGBF1基因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诸多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中,干旱出现的频率、持续的时间使其成为影响范围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干旱而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农产品品质降低等损失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为解决可用水资源不足、干旱对玉米造成的严重影响,石元春院士在1999年曾提出了“生物节水”的概念,即利用和开发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在同等水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生物节水包括遗传改良、群体适应和生理调控。其中,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抗旱节水新品种是生物节水的一个核心目标,在培育节水抗旱新品种方面,从分子水平上,高效发掘与创新抗旱节水基因资源是生物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玉米抗旱分子调控机制,明确玉米不同抗旱基因在增强玉米抗旱性中的作用,挖掘抗旱的主效基因,创制抗旱种质资源,最终转向抗旱节水基因的利用,提高玉米的生物节水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了一个抗旱基因质子泵-焦磷酸水解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8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