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多孔阀芯片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7962.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尹彬沣;钱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赵荔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多孔 芯片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压力多孔阀芯片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基底片和压力阀体,基底片上侧紧密贴合有通道片,通道片朝下的一端排布有若干分别与上安装孔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微流体支路通道远离上安装孔一端的通道片上开有储液槽,通道片上开有若干与储液槽一一对应的进液孔,压力阀体分别与通道片和基底片连接,压力阀体的高度方向上开有若干与微流体支路通道一一对应的流体通孔,流体通孔可覆盖对应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所在区域,通道片朝下的一端开有流通区、与流通区连通的微流体主通道一和负压接口,流通区的一端与流体通孔另一端连通,流通区的另一端经微流体主通道一与负压接口连通;本发明操作方便,灵活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多孔阀芯片。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检测人体血液、体液等样本,进而诊断身体功能或疾病信息的方法。体外诊断产品能在疾病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为疾病预防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发展高度自动化、集成化和小型化的诊断设备已经成为体外诊断市场的主要组成。
目前,大多数医院和实验室的免疫诊断采用酶标板或离心管作为反应容器,并配有大型的检测仪器。虽然该方法稳定性高、重复性好,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试剂,检测成本较高,检测时间较长,往往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并且缺乏灵活性。在一些乡镇诊所或是偏远地区,没有标准的实验条件和专业人员,疾病的诊断很难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压力多孔阀芯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困难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力多孔阀芯片,包括基底片和可升降的压力阀体,所述基底片上侧紧密贴合有通道片,所述通道片上开有上安装孔,基底片上开有与上安装孔对应的下安装孔,所述通道片朝下的一端排布有若干分别与上安装孔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所述微流体支路通道远离上安装孔一端的通道片上排布有若干储液槽,所述通道片上开有若干与储液槽一一对应的进液孔,进液孔与对应的储液槽连通,所述压力阀体依次穿过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分别与通道片和基底片连接,所述压力阀体的外周上开有若干与微流体支路通道一一对应的流体通孔,若干流体通孔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流体通孔可覆盖对应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所在区域,通道片朝下的一端开有流通区、微流体主通道一和负压接口,所述流体通孔的一端覆盖对应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时,流体通孔的另一端与流通区连通,所述流通区远离流体通孔的一端经微流体主通道一与负压接口连通。
本发明中,通道片经负压接口连接有微型负压式蠕动泵,压力阀体与通道片之间过盈配合,压力阀体可升降,外部的升降驱动器驱动压板升降,升降驱动器优选为电动推杆;经进液孔往各个储液槽内注入对应的试剂,通过控制蠕动泵和升降驱动器的动作,实现不同标志物的检测;本芯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多种标志物的检测,应用性强,方便携带,灵活性高;可应用于检测不同标志物的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实现不同标志物的检测,所述储液槽设置有6个,从下往上顺时针方向看各个储液槽分别为储液槽一、储液槽二、储液槽三、储液槽四、储液槽五和储液槽六,压力阀体的高度方向上排布有8个流体通孔,从下往上看,8个流体通孔分别为流体通孔一、流体通孔二、流体通孔三、流体通孔四、流体通孔五、流体通孔六、流体通孔七和流体通孔八,流体通孔一的一端可覆盖与储液槽一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流体通孔二的一端可覆盖与储液槽二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流体通孔三、流体通孔五和流体通孔七的一端可覆盖与储液槽三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流体通孔四的一端可覆盖与储液槽四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流体通孔六的一端可覆盖与储液槽五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流体通孔八的一端可覆盖与储液槽六连通的微流体支路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流体支路通道远离储液槽一端的通道片上开有扩口缓冲通道,所述扩口缓冲通道远离微流体支路通道的一端可与流体通孔连通,流体通孔覆盖扩口缓冲通道所在区域,扩口缓冲通道的截面积大于微流体支路通道的截面积;此设计中,防止试剂从微流体支路流入流体通孔的流速过快而产生较大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7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窃电排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暗线窃电排查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