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阻燃涂料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7908.3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顺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82 | 分类号: | C08G63/682;C08G63/91;C09D167/02;C09D161/20;C09D5/18;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酯树脂 制备 工艺 及其 涂料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丙酮、氯化铜和异丁醛加入反应釜中,在5-10℃下搅拌反应2-3h,然后加热蒸出溶剂后降温至0℃后过滤回收氯化亚铜,得到氯代异丁醛;
第二步,将苯和亚磷酸二甲酯同时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甲醇钠的甲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升温至55-60℃向其中滴加N-烯丙基甲胺,控制1h内滴加完,加完后回流反应3-4h,然后调节溶液的pH=7-7.5,然后将产物加入水中,静止分层后分离出苯,然后对水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氨基化磷酸酯;
第三步,将对苯二酚、氨基化磷酸酯、多聚甲醛、乙醇和浓盐酸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反应14-16h,然后冷却至5℃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冰水浴冷却结晶后过滤,然后用水洗涤烘干,得到磷酸酯基对苯二酚;
第四步,将磷酸酯基对苯二酚、无水乙醇和氢氧化钠同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回流后向其中加入氯代异丁醛,保温反应3-4h,旋蒸回收部分乙醇后冷却至0℃,冷冻过夜,接着进行过滤用水洗涤,并将得到的产物加入乙醇中进行重结晶,过滤烘干,得到阻燃增强剂;
第五步,向反应釜中不断的通入氮气,然后向其中加入双羟基苯乙酮、溴化己二酸、单丁基氧化锡,缓慢升温至物料熔融后保温反应1h后,然后边搅拌边升温至230-240℃保温反应5-6h,抽真空,降温加入稀释剂调稀出料,得到饱和聚酯树脂液;
第六步,将阻燃增强剂、无水乙醇、质量浓度为1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饱和聚酯树脂液,升温至50-55℃搅拌反应4-5h,然后升温至90-95℃后向其中加入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搅拌反应4h后向其中滴加二氨基硅烷,反应过程中不断的向其中加入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使得物料始终保持流动性,接着进行旋蒸回收溶剂后将产物洗涤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向产物中加入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搅拌混合至固含量为55%,得到阻燃聚酯树脂;
其中二氨基硅烷的制备过程如下:将六水合氯铂酸和异丙醇混合配置成催化剂溶液,然后将2-甲基烯丙胺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催化剂溶液,加热至75-80℃进行回流,反应过程中用气相色谱仪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全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二氨基硅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异丁醛和氯化铜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2-2.3的比例加入,同时异丁醛和丙酮按照质量比为1:2.5的比例加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亚磷酸二甲酯:甲醇钠和N-烯丙基甲胺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0.98-0.99的比例加入,同时每摩尔亚磷酸二甲酯中加入苯5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对苯二酚和氨基化磷酸酯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23-1.31的比例加入,同时每摩尔对苯二酚中加入多聚甲醛38-42g,加入浓盐酸2.3-2.4mL,加入无水乙醇230-24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磷酸酯基对苯二酚、氯代异丁醛和氢氧化钠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0.97-0.98:1.13-1.15的比例加入,同时每摩尔磷酸酯基对苯二酚中加入乙醇300-31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每千克双羟基苯乙酮中加入0.93-0.94kg溴化己二酸,加入1.87-1.93g单丁基氧化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六步中每千克饱和聚酯树脂液中加入阻燃增强剂96-102g,无水乙醇240-250mL,质量浓度为18%的氢氧化钠溶液31-36mL,碳酸钠的饱和溶液31-34g,二氨基硅烷42-49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顺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顺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79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