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商品价格评估云计算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3016.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1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孔文胜;卞敬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雄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线上 商品价格 评估 计算 平台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商品价格评估云计算平台,包括用户登录模块、车辆技术参数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数据库、数据预处理模块、管理服务器、分析服务器和显示终端。通过车辆技术参数检测模块对二手车进行技术参数采集,结合数据库中存储的二手车大数据,对影响车值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并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二手车车况进行采集,摒弃了传统的车值评估中仅考虑基础信息而未考虑到实际车况的缺陷,使评估出的车值更接近二手车的实际使用价值,车值更加客观公正,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上商品价格评估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商品价格评估云计算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汽车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使得二手车的交易也日渐火热,给二手车市场带了蓬勃发展,二手车年交易量达到千万级;由此带来的二手检测评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二手车评估是指从事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和价值评估的人员给二手汽车做评价来判断这个车再次出售的价格。
目前市场上二手车检测评估都是通过评估师根据经验,对实际车辆的各个部件进行逐一的检测,基于检测的车况结果和市场情况对汽车进行估值,由于检测的车辆部件较多,检测车辆耗时也较长,同时评估师还需要对检测车辆进行估值,评估师的经验和技术参差不齐,不能宏观的准确估计所有车型的车辆,进而评估师给出的车辆估值占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并不能客观准确的反映车辆本身的真实价值。
已有的二手车快速估值技术也是完全基于大数据的一个粗略估值,并没有考虑车辆的真实车况,在实际车辆交易中,真实车况决定了车辆的真实价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商品价格评估云计算平台,通过车辆技术参数检测模块对二手车进行技术参数采集,结合数据库中存储的二手车大数据,对影响车值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并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二手车车况进行采集,摒弃了传统的车值评估中仅考虑基础信息而未考虑到实际车况的缺陷,使评估出的车值更接近二手车的实际使用价值,车值更加客观公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商品价格评估云计算平台,包括用户登录模块、车辆技术参数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数据库、数据预处理模块、管理服务器、分析服务器和显示终端;
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用户登录模块和特征提取模块连接,车辆技术参数检测模块与用户登录模块连接,数据预处理模块分别与特征提取模块、车辆技术参数检测模块、数据库、管理服务器和分析服务器连接,管理服务器分别与数据库和分析服务器连接,分析服务器分别与数据库和数据库连接;
用户登录模块用于接收登录用户输入的车辆品牌以及对应的车辆型号,并输入所要进行价格评估的二手车已使用年限,并将输入的车辆品牌以及对应的车辆型号发送至数据预处理模块,将该二手车的已使用年限发送至分析服务器;
车辆技术参数检测模块包括若干车辆技术参数检测设备,用于对该二手车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技术参数中的轴距、轮距、总长、总宽、前悬、后悬、接近角、离去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发送至数据预处理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该二手车的车辆状况进行图像获取,并将获取的二手车车况图像发送至特征提取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雄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雄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3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