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磁性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2285.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马五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灵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7 | 分类号: | H01F1/057;H01F1/055;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4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磁性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磁性材料,属于磁性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Ni 2~3%、Si 1~2%、Ti 1.2~1.6%、Al 0.5~0.9%、Cu 2~3%、Nd 4~5%、B 2~3%、Ca 0.5~0.9%,余量为铁;所述抗冲击磁性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称取;(2)冶炼;(3)深冷处理;(4)制粉;(5)高压均质处理;(6)成型;(7)烧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磁性材料,通过本申请方法最终制得的抗冲击磁性材料相较于对照组,抗冲击性能具有显著性,从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磁性材料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磁性材料。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具有磁有序的强磁性物质,广义还包括可应用其磁性和磁效应的弱磁性及反铁磁性物质。磁性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物质按照其内部结构及其在外磁场中的性状可分为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为强磁性物质,抗磁性和顺磁性物质为弱磁性物质。磁性材料按性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前者主要有电工钢、镍基合金和稀土合金等,后者主要是铁氧体材料。按使用又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和功能磁性材料。功能磁性材料主要有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材料,旋磁材料以及磁性薄膜材料等,反映磁性材料基本磁性能的有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和磁损耗等。虽然现今关于提高磁性材料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种新型磁性材料》(申请号为CN201811026881.9)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性材料,所述新型磁性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氧化铁15~20份、环氧树脂8~15份,改性粘土10~15份,二氧化硅8~15份、碳酸锶6~9份,氧化铝5~11份,氧化锌5~10份、甘油5~7份,氧化钴2~5份,石墨烯10~15份,氧化硼3~8份、铬2~5份、氧化锰2~8份、碳酸钙12~19份、丙烯酸树脂6~10份,钐1~3份、分散剂1~5份、润湿剂1~3份、粘合剂4~9份。该新型磁性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稳定性能,同时耐腐蚀性好,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该发明仅仅给出原料的组成,而并未给出具体的制备方法,过于笼统,通过试验验证,该发明的磁性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一般,远远满足不了现今的生产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磁性材料,通过本申请方法最终制得的抗冲击磁性材料相较于对照组,抗冲击性能具有显著性,从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磁性材料的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冲击磁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Ni 2~3%、Si 1~2%、Ti 1.2~1.6%、Al 0.5~0.9%、Cu 2~3%、Nd 4~5%、B 2~3%、Ca 0.5~0.9%,余量为铁;
所述抗冲击磁性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称取:
称取相应重量百分比的Ni 2~3%、Si 1~2%、Ti 1.2~1.6%、Al 0.5~0.9%、Cu 2~3%、Nd 4~5%、B 2~3%、Ca 0.5~0.9%,余量为铁备用;
(2)冶炼:
将步骤(1)中称取的所有原料投入真空感应炉内进行冶炼,待原料熔化后,将超声波探头浸入熔体液面下1~2cm处,然后置于GJ-1.5型高频高压大功率电子加速器上进行超声波-电子束辐照耦合处理,完成后取出熔体备用;
(3)深冷处理:
将步骤(2)中所得的熔体置于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处理30~40min后取出熔体备用;
(4)制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灵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灵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