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肢助力及康复训练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2512.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辉;孙红;杨仁强;刘小瑞;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助力 康复训练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设备的领域,公开了一种上肢助力及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座椅,座椅的两侧均设有一组上肢锻炼组件,上肢锻炼组件均包括前臂固定板和上臂固定板,前臂固定板与上臂固定板铰接,支座内设有驱动前臂固定板上下摆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凸轮柱、升降杆以及驱动凸轮柱转动的动力件,升降杆与所述支座竖向滑动配合,升降杆的一端与前臂固定板铰接,升降杆的另一端穿过支座与凸轮柱的顶端相抵,凸轮柱的顶端为斜面,凸轮柱转动的同时驱动升降杆往复升降运动,前臂固定板和上臂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前臂和上臂的固定件。本发明能够对自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助力,使患者的上肢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设备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肢助力及康复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由于脑卒中导致的偏瘫病人逐年增加,而康复治疗师紧缺。对于具有上肢运动功能的障碍患者需要在一定外界的辅助下就能自主完成某些动作,如在矢状面上给予患者一定的支撑,他就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自主运动。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患者都会选择去医院进行康复,这就导致康复医师与患者比例不平衡的矛盾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代替传统康复医师的工作,减轻医患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肢康复机器人需要借助患者自身的力量进行锻炼,然而对于体力较弱的患者,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肢助力及康复训练机器人,旨在能够对自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助力,使患者的上肢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肢助力及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两侧均设有一组上肢锻炼组件,所述上肢锻炼组件均包括前臂固定板和上臂固定板,所述前臂固定板与所述上臂固定板铰接,所述上臂固定板与座椅连接,所述支座内设有驱动前臂固定板上下摆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凸轮柱、升降杆以及驱动凸轮柱转动的动力件,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支座竖向滑动配合,升降杆的一端与前臂固定板铰接,升降杆的另一端穿过支座与凸轮柱的顶端相抵,所述凸轮柱的顶端为斜面,所述凸轮柱转动的同时驱动升降杆往复升降运动,所述前臂固定板和上臂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前臂和上臂的固定件。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方案中通过驱动单元自动驱动前臂固定板上下摆动,从而能够对患者的前臂起到助力的作用,避免像现有技术中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那样需要借助患者自身的力量,而导致对体弱的患者不适用,本方案中由于驱动单元的设置能够在患者不施力的作用下而顺利的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锻炼,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本方案中的驱动单元中通过驱动凸轮柱转动,凸轮柱的顶端具有斜面,因此凸轮柱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凸轮柱的高点与低点依次且反复的与升降杆接触,从而驱动升降杆上下往复运动,而实现前臂固定板的上下摆动,进而实现自动对上肢进行助力及康复训练。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凸轮柱的底端为斜面,且凸轮柱底端的斜面与凸轮柱顶端的斜面相互对称,所述支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升降杆正对设置,所述凸轮柱位于支杆和升降杆之间,且支杆的端部能够与凸轮柱的底面相抵,所述动力件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凸轮柱同轴滑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2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